一、前言
英國數位媒體公司Tortoise Media自2019年起發布「全球人工智慧指標」(Global AI Index, GAII),以評估與瞭解各國的AI能力。2024年9月,Tortoise Media發布第五版GAII,涵蓋83個國家。該評比架構由「實踐」、「創新」、「投資」三大支柱組成,並細分為七個子支柱,包括:(1)人才(指AI科學家、專家與開發者)、(2)基礎建設(支持AI運行的數位基礎設施、運算能力與晶片供應等)、(3)環境開放性(影響AI發展的法制與文化因素)、(4)研究能力(研發投入與AI研究活動)、(5)發展性(AI專利申請、資料集與模型開發)、(6)政府策略(AI戰略與公共投資)、(7)商業環境(AI企業數量、資金與活動),每個子支柱涵蓋二至五項類別指標及122項細項指標。
二、全球AI指數排名結果
2024年,全球AI能力最強的首三名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與新加坡;第四至十名依序為英國、法國、韓國、德國、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印度。日本位居第11名,香港第16名,台灣第21名。
GAII將AI能力細分為「規模」與「強度」,「規模」指各項指標的絕對數值,能力最強的國家為美國與中國,韓國第7名,日本第9名,新加坡第11名,台灣第17名;「強度」則納入該國人口或GDP進行計算,能力最高的國家依序為新加坡、以色列、美國與瑞士,韓國第11名,中國第21名,台灣第28名,日本第31名。主要國家在各子支柱的排名表現如圖一所示:
美國在所有子支柱均名列前茅;中國與新加坡狀況相似,皆在「環境開放性」子支柱相對較弱,分別排名第21名與第48名,其餘六項子支柱均位居前十。
韓國在「基礎建設」(第6名)、「發展性」(第3名)與「政府策略」(第4名)子支柱表現最佳;但在「環境開放性」子支柱表現較弱,排名第35名;日本表現最佳的子支柱為「基礎建設」(第5名),而「環境開放性」子支柱相對較弱,排名第53名。
台灣「基礎建設」子支柱排名第4,僅次於美國、中國與新加坡,領先日韓。與上述亞洲國家狀況相似,「環境開放性」為台灣最弱的子支柱,排名第71。
三、重要類別指標排名
GAII每一細項指標均依據「AI相關性」、「對AI能力提升的貢獻度」及「資料品質」三項原則評分,並依據評分結果設定每項指標的權重。
權重愈高,對整體排名的影響力愈大。其中,權重較高的類別指標分別為:「資金」、「開源模型」及「專利」。
(一)「資金」類別指標屬於「商業環境」子支柱,細項指標包含:AI企業總體資金投入、AI新創總資金投入、AI企業平均資金投入、AI新創平均資金投入等;
(二)「開源模型」類別指標屬於「發展性」子支柱,細項指標包含:在OpenLLM排行榜前100名預訓練模型的貢獻度、OpenLLM排行榜前200名所有模型的貢獻度、在Hugging face(開源平台)上最常被下載的模型數量、在Hugging face上的資料集下載次數等;
(三)「專利」類別指標屬於「發展性」子支柱,細項指標包含:AI專利申請數量、發明人已獲授權專利中與AI相關的占比、申請人已獲授權專利中與AI相關的占比等。
圖二為三大權重較高的類別指標排名情形,美、中大國表現佳,三項類別指標排名均在前3名。亞洲國家之一的新加坡亦表現不俗,在「開源模型」類別指標排名第4名;在「資金」類別指標排名第5名。我國則在「專利」類別指標方面表現佳,位列第8名,優於日本(第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