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英國「人工智慧之機會」行動計畫

英國「人工智慧之機會」行動計畫

張艾琦、張曉琪/ 發布日期:2025/03/06/ 瀏覽次數:182

一、前言

在全球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中,英國作為歷史悠久的科技強國,憑藉深厚的科研基礎和創新氛圍,已成為全球主要AI市場之一。然而,與美國和中國這兩個AI領先國相比,英國仍需迎接來自兩國的強勁競爭。為應對這一挑戰,英國科學、創新與技術部(Department for Scienc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SIT)於2025年正式發布了「人工智慧之機會行動計畫」(AI Opportunities Action Plan),根據計畫,英國的AI願景包括三大目標:奠定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推動AI應用,以及確保英國本土AI競爭力,並將透過共50項行動建議達成目標。

 

二、行動計畫

 

(一)奠定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

1. 建構充足、安全、永續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英國認為運算資源對於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致力於建構充足、安全、永續的AI基礎設施,相關的六項行動建議包括:

(1) 研擬英國AI基礎設施需求的長期規劃,並提供長達十年的投資承諾,其中應納入新興運算技術,以及對軟體、高效能運算及人才培育的投資。
(2) 人工智慧研究資源(AI Research Resource, AIRR)是英國專為AI研究設立的運算資源,包含超級電腦等基礎設施。計畫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AIRR的運算能力提升至少20倍,以支持最新的AI研究和國家優先事項。
(3) 任命AIRR計畫主任,負責依據戰略目標和國家優先事項來分配國家級運算資源。
(4) 在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設立人工智慧成長專區(AI Growth Zones, AIGZs),即專屬AI資料中心的建設區域。
(5) 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降低AI基礎設施帶來的環境和安全風險。
(6) 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建立國際運算夥伴關係,促進研究合作。

2. 充分利用公、私部門的數據資源

高品質數據對AI發展與應用至關重要,英國政府規劃設立國家數據圖書館(National Data Library, NDL)作為新的國家數據庫,以支持AI研究與創新,相關的七項行動建議包括:

(1) 優先開放至少五個具潛在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公共資料集。
(2) 採取策略性方法,專注於收集具有戰略意義之領域的資料,以發揮英國的優勢。
(3) 針對用於AI的開放政府資料集制訂相關指引,涵蓋資料架構與開放方式。
(4) 透過提供具有獨特性的專有數據(proprietary data),吸引國外研究人員及新創企業。
(5) 建立公共部門資料收集基礎設施,並提供經費支持,以開發符合公共部門、學術界及新創企業需求的高價值資料集。
(6) 鼓勵研究人員與企業整理與開放資料集。
(7) 建立英國媒體資產(media asset)訓練資料集,並提供國際授權。

3. 培育、吸引及留住AI人才

在短期內,英國將專注於培訓數萬名跨領域的AI專業人員,以滿足相關勞動力需求,相關的九項行動建議包括:

(1) 精準評估AI人才及技能缺口,以支持政策制定。
(2) 支持高等教育機構增加AI相關課程,並教授與產業相關的技能。
(3) 擴大女性與其他群體的參與,以促進AI人才多元化。
(4) 拓展加入AI產業的教育管道,透過技職教育、學徒制及在職進修提供AI教育。
(5) 為英國本土與國際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
(6) 優化涵蓋AI相關技能的終身學習課程。
(7) 提升政府獵才能力,以更靈活的方式積極吸引頂尖AI人才。
(8) 探討透過移民政策吸引全球頂尖大學AI相關科系的畢業生。
(9) 擴大圖靈(Turing)計畫AI獎學金資助範圍,以培育跨領域AI專家。

4. 透過監管、安全與認證措施促進安全可信的AI開發和應用

英國政府認為,完善的監管措施及有效的驗證工具,能推動AI快速、廣泛且安全地發展和應用,相關的八項行動建議包括:

(1) 持續投資於人工智慧安全研究所(AI Safety Institute, AISI),以強化其在AI安全、模型評估等方面的研究。
(2) 強化英國Alan Turing人工智慧研究所的角色,將其定位為推動AI前沿研究並吸引國際人才的核心研究機構。
(3) 積極開發AI驗證工具,以評估AI系統的效能與準確性,並建立AI認證生態系統。
(4) 改革英國在文字與資料探勘(text and data mining)著作權限制方面的政策。
(5) 為各產業的監管機構提供資金支持,以提升機構在AI方面的專業能力。
(6) 確保產業監管機構在政策制定時,將AI技術發展納入考量,以推動AI在產業中的安全應用。
(7) 與產業監管機構合作推出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以加速重點領域(如自駕車與機器人)的AI應用。
(8) 要求產業監管機構針對其推動產業AI應用的工作發布年度報告。

(二)推動AI應用

1. 英國政府透過大規模採用高效能、值得信賴的AI來執行政府重要任務,進而促進私部門採用AI,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

2. 採取「全面性檢視(Scan)-試點(Pilot)-擴展(Scale)」的方式推動AI應用,首先,「全面性檢視」方面,相關的三項行動建議包括:

(1) 在每項任務中指定一個AI負責人,確保AI技術能夠解決問題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 成立跨部門的團隊,能夠了解和預測AI技術的發展趨勢,並且能夠與各個任務的負責人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各方的專業優勢,確保AI的應用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並提升成果。
(3) 與AI供應商和新創公司建立雙向合作夥伴關係,以預測未來AI技術的發展趨勢,並溝通公部門的需求,使這些公司能開發符合需求的產品。

其次,「試點」方面,相關的五項行動建議包括:
(1) 政府應該使用一個靈活且能彈性調整的框架來決定如何引進AI技術,並且鼓勵開源解決方案的使用,以促進更廣泛的採用與創新,同時在設計相關流程時,要考慮到新創公司和創新者的角度和需求。
(2) 發展快速構建和測試原型(prototype)的能力。
(3) 聘僱外部AI專家及提升內部AI相關職位的競爭力。
(4) 建立具有豐富數據的環境及提供各項工具和資源使模型的訓練和分析更有效率。
(5) 提供新創企業或研究團隊靈活且高效的資金獲取過程。

最後,「擴展」方面,相關的四項行動建議包括:
(1) 英國政府應該支持成功的試點項目之擴展,由中央提供資金及工具來避免資源分散,確保這些項目能夠從小範圍推廣到全國級別的規模。
(2) 建立以任務為導向的國家級AI招標系統,以達成特定的任務或需求,並且促進AI技術在不同地區或部門快速採用。
(3) 開發或採購一套可以處理大規模公民互動的AI技術架構,該架構需要支持各種專業領域模型(specialist narrow models)和大型語言模型,這樣才能有效地處理數千萬或數億次的互動需求,從而提升政府服務的效率和準確性。
(4) 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選擇和開發中,應該強制實施系統或平台的互操作性、程式碼可重複使用和開源的原則,其有助於降低成本和加速創新。

3. 公共和私人部門合作共同推動AI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相關的四項行動建議包括:
(1) 政府應該在AI採購過程中,既作為最大客戶促進市場需求,又作為市場塑造者,鼓勵創新和投資。
(2) 使用數位政府基礎設施為創新者創造機會。
(3) 建立一個「AI知識中心」,提供最佳實踐指南、成果、案例研究及開源解決方案。
(4) 政府數位中心應在三個月內識別並推動一些「快速成果」(quick wins),以幫助更有效地推動新技術或數位方案的落地。

4. 解決私人部門使用AI的障礙,相關的三項行動建議包括:
(1) 利用新產業戰略推動AI應用。
(2) 政府應在生命科學、金融服務、創意產業等關鍵行業任命AI部門代表(AI Sector Champions),以促進AI的應用與發展。
(3) 透過區域合作與產業鏈整合,確保AI不僅限於大企業或特定地區,而是能夠推動全國範圍內的經濟增長與生產力提升。

(三)確保英國本土AI競爭力

政府需積極投資AI研發,確保其發展於英國本土,並推動產業擴展。英國擁有強大AI研究基礎,應透過政策支持、基礎建設與市場介入,加速AI產業發展,確保經濟利益與全球影響力,成為AI供應者而非單純消費者,相關的行動建議包括:

英國應設立「英國主權AI」(UK Sovereign AI)專責機構,透過公私合作最大化英國在前沿AI領域的競爭力。該單位將與私營和學術界合作,投資、孵化、扶植AI企業,並透過國際合作、聯合投資等方式推動AI發展。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