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25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 - 主要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趨勢

2025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 - 主要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趨勢

薛孝亭、張曉琪/ 發布日期:2025/04/24/ 瀏覽次數:689

一、前言

目前人工智慧(AI)正迅速發展,其影響力逐漸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企業界已將大量資源投入AI研發,各國政府也紛紛制定政策,積極推動AI技術的發展與應用。2025年4月史丹佛大學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I)發布《2025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5),彙整全球AI在技術、經濟、政策等領域的發展趨勢與影響。本文將依據此報告,比較各國AI的發展趨勢,包括論文、專利、模型性能、私人與公共投資以及機器人部署等。

 

二、全球AI研究、專利與技術發展趨勢

(一) 中國AI科學論文發表量領先全球,美國論文影響力大
在科學論文方面,此報告以開放學術資料庫OpenAlex(收錄超過2.6億篇研究出版品)作為主要資料來源。2013年至2023年間,AI相關領域(包含軟體、硬體、人機互動等)之科學論文的發表量大幅增加,從2013年的約10萬篇成長至2023年的超過24萬篇。
依論文作者所屬機構所在地進行分析,2023年AI論文發表量最高者為中國,佔全球總量的23.2%;其次依序為歐洲(15.2%)、印度(9.2%)與美國(9.2%)(相關數據請參閱圖一)。然而,進一步觀察2023年全球被引用次數前100名的AI論文中,美國則位居領先(50篇),其次為中國(34篇)。

 

(二) 全球AI專利數量快速成長,中國專利數量領先全球
在AI專利方面,此報告主要依據歐洲專利局(EPO)的全球專利統計資料庫(PATSTAT)。過去十餘年間,全球核准的AI專利數量大幅成長,從2010年僅約3,800件成長至2023年的逾12萬件,且單在2023年便較前一年成長了將近30%。
2023年全球核准的AI專利中,中國佔比高達69.7%,位居全球首位;美國則位居第二(14.2%)(相關數據請參閱圖二)。儘管美國曾在2010至2016年間為全球AI專利核准數量最多的國家,但自2017年起已被中國超越,且兩國間的差距逐年擴大。另外,若以人口規模進行比較,2023年每十萬人擁有之AI專利數最多的國家為南韓(17.3件),其次為盧森堡(15.3件)、中國(6.1件)、美國(5.2件)與日本(4.6件)。

 

(三) 美國主導先進AI模型開發,中國AI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在具代表性的AI模型部分,HAI報告以EPOCH AI的Notable AI Models資料庫作為主要資料來源。此資料庫整理了自1950年代以來,超過900個具技術先進性、歷史意義或高引用率等特性的代表性AI模型,涵蓋GPT-4o、Claude 3.5、AlphaGeometry、DeepSeek-R1等先進AI模型。
2024年,美國共發布40個具代表性的AI模型,數量位居全球首位;中國開發出15個,排名第二;法國則推出3個,位居其後。主要開發機構為OpenAI、Google、阿里巴巴、Apple、Meta與Nvidia等國際知名科技業者。
此外,為進一步評估美國與中國當前最先進AI模型在技術表現上的差異,報告採用四項具代表性的AI基準測試(benchmark)結果進行比較,分別為:MMLU(Massive Multitask Language Understanding,評估跨領域語言理解與問題解決能力)、MMMU(Massive Multi-discipline Multimodal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ing,評估跨領域多模態問題理解與推理能力)、MATH(評估數學推理與解題能力)以及HumanEval(評估程式碼生成能力)。
如圖三所示,2023年美國的AI模型在上述四項測試中的準確率均明顯優於中國,兩國差距分別為17.5%、13.5%、24.3%與31.6%。然而,至2024年,此差距已大幅縮小至0.3%、8.1%、1.6%與3.7%。數據顯示,中國的AI模型在各項能力上皆有顯著進展,其性能表現正迅速趕上美國的AI模型。

 

三、投資趨勢

(一) 全球私人投資金額持續攀升,美國獨占鰲頭
在私人投資領域,HAI報告主要採用Quid公司的資料,追蹤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趨勢。Quid資料庫收錄全球超過800萬家上市與非上市公司的投資數據。
2024年全球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總投資金額已達到2,523億美元,較2023年的2,010億美元成長了25.5%(私人投資數據請參閱圖四)。2024年,美國為全球人工智慧私人投資金額最高的國家,投資總額達1,091億美元,約為排名第二中國(93億美元)的12倍。其他國家依序為英國(45億美元)、瑞典(43億美元)與加拿大(29億美元)等國。
自2013年至2024年以來,人工智慧私人投資總額,美國以4,709億美元居首,其次是中國(1,193億美元)。其他國家依序為英國(282億美元)、加拿大(153億美元)、以色列(150億美元)。

 

近年來主要國家在私人投資方面的金額差距持續擴大。2013年,美國與中國以及美國與歐洲在私人領域的投資金額差距均為30億美元;然而到了2024年時,美國與歐洲私人投資差距已擴大至近900億美元,美國與中國的差距更是接近1,000億美元。另外,中國的私人投資金額,自2021年以來甚至呈現下滑趨勢。

 

(二) 公共投資金額大幅成長,歐美差距近年逐步縮小
公共投資是各國發展AI戰略的重要推動力。然而,追蹤各國政府在AI研究與發展上的投入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政府對AI投入常會嵌入於更廣泛的科研或科技發展計畫之中,難以明確劃分專用於AI發展的資金;此外,政府預算編列的AI相關支出,與實際開銷可能存在落差。因此,此篇報告分析了USAspending與EU tenders等平台內的公開招標與政府合約資料,以掌握政府AI的實際支出與資源配置狀況。另外,受限於資料來源,以下分析僅涵蓋歐美國家。
如圖六所示,2023年歐美國家政府於人工智慧領域投入的金額,以美國的8.3億美元位居領先,其次依序為英國(2.6億美元)、西班牙(5千萬美元)與德國(5千萬美元)等國。
另外,比較2013-2023年以來的歐美政府於人工智慧的投資總額,美國投入之金額最高,總額達52億美元。其次依序為英國(5.7億美元)、德國(2.8億美元)與法國(1.9億美元),且這三國合計佔歐洲AI公共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約56%)。

 

圖七呈現美國與歐洲這兩個區域政府AI投資的長期趨勢。過去十年,雙方的AI投資皆大幅成長,歐洲2023年的公共投資約為2013年的67倍,而美國則成長約15倍。此外,美歐之間的公共投資差距於2020年達到高峰,近三年已逐步縮小,反映出歐盟政府對AI投資的日益重視,且正逐漸趕上美國政府的投資規模。

 

四、機器人部署趨勢

(一) 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位居全球首位
在機器人方面,HAI報告主要採用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發布之資料。2023年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約為54萬台。其中,中國以27.6萬台的安裝量位居全球首位(請參閱圖八),且自2013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安裝國以來,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持續擴大。2013年中國佔全球安裝量的21%,到了2023年已超過50%。其他具代表性國家與安裝量分別為:日本(4.6萬台)、美國(3.8萬台)、南韓(3.1萬台)、德國(2.8萬台)、臺灣(4.4千台)。

 

(二) 近兩年印度、英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大幅成長,臺灣則出現顯著下滑
在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年成長率方面,2022年至2023年間,印度、英國與加拿大等國的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呈現顯著成長,其中印度與英國的年成長率均超過50%(請參閱圖九)。相較之下,臺灣、法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安裝量則出現下滑,年成長率呈現負成長趨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