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APEC簡介美國、新加坡與韓國創新生態系統

APEC簡介美國、新加坡與韓國創新生態系統

葉郁欣、張艾琦、張曉琪/ 發布日期:2025/10/29/ 瀏覽次數:176

一、前言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為協助各經濟體強化創新生態系統,並促進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由經濟暨技術合作指導委員會(SOM Steering Committee o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SCE)與科技、技術及創新政策夥伴(Policy Partnership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PSTI)提出技術移轉案例與創新路線圖之政策建議。

 

二、主要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簡介

APEC彙整美國、新加坡與韓國之重點產業、經濟體系,以及創新系統的優勢與挑戰,如下圖所示:

 

 

(一) 美國
美國科研創新政策主要目標為取得全球技術領導地位,並推動以基礎研究為基礎的商業創新。其經濟發展策略涵蓋多元產業,如科技業、生物科技與航太等領域。美國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健全,擁有卓越的學研機構、優秀人才,以及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使研究成果能有效轉化為經濟成長的動力,並且讓美國能在多個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政府與私人企業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確保創新資源充足。同時,產官學研密切合作,有效促進技術移轉以及創新產品與服務的商業化。此外,美國擁有完善的智慧財產權制度,能有效激勵企業與發明人投入研發,推動新技術的探索與商業化。在社會文化層面,美國社會擁有鼓勵創新的文化與容錯環境,重視創新解決方案並容許失敗,有助於技術移轉及激發新構想。

(二) 新加坡
新加坡科研創新政策目標為打造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統,並聚焦戰略產業,包括金融、物流、生醫與電子產業等。新加坡透過教育與研發投資、創新文化培育與政策支持,建立穩固且具活力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亦奠定其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新加坡政府重視科研創新長期戰略的規劃與執行,並在科研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為研究人員提供最先進的設施,支持前沿科研活動。新加坡擁有良好的經商環境,包括低稅率、高效率的行政體系與完善的智慧財產權制度,吸引本地與國際企業投資並留住全球人才。此外,新加坡政府、學術界與產業緊密合作,促進技術移轉和新產品商業化,有效彌合科研與市場之間的差距,確保創新能轉化為經濟價值。

(三) 韓國
韓國大型企業在國家經濟中扮演關鍵角色,政府經濟戰略聚焦電子、汽車、造船和資訊科技等產業。韓國高度重視科研投資,2023年研發經費占GDP比率高達4.96%,加上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使其成為全球科技領導者之一。
政府推動長期科學技術戰略計畫,為國家科技發展提供明確方向。政府、學術界與產業之間的緊密合作,有效促進創新,並加速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同時,韓國持續強化科研基礎設施,透過建構先進實驗室與科研設備,推動技術進步,維持全球市場競爭優勢。此外,韓國政府積極推動創業政策,鼓勵科技型新創企業發展,並將創業視為創新與經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但目前仍面臨挑戰,因此,持續強化創業生態系統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三、創新路線圖

APEC提出短、中、長期促進創新規劃之建議,協助政策制定者建構強健的創新生態系統。

(一) 短期
短期內(2年內),APEC建議應首先評估現有的科技創新系統進行,以及檢視目前的公共政策對創新的影響;同時,建立創新基金以資助早期研究專案;串聯導師和顧問網絡,以支持創業及創新公司;推行密集培訓課程,加速培養研發、創新及技術移轉等關鍵領域之專業人才;建立大學、研究中心和企業間的合作網絡,以利知識資源的分享和交流;加強科技創新專業人才培育與進修;建立實體與虛擬的育成中心與加速器,支持新創企業與知識型公司之成長。

(二) 中期
2至5年內,APEC建議應強化對基礎研究的資助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以促進新知識產生、技術移轉與未來創新;與此同時,政策制定者應推動創業文化並鼓勵成立新創科技公司;建立創新聚落,以利知識和技術集中與交流;推動創新公共採購,使公共部門得以採購創新產品與服務;擴大研發稅務優惠,促進民間創新投資;以及強化產學合作。

(三) 長期
有關5年以上的長期規劃,APEC建議制定長期國內創新策略,並整合科技創新系統中所有相關參與者,以建構國內創新生態系統;同時,應關注全球科技創新趨勢,據以調整國內政策及戰略;透過教育與科學推廣計畫,培養社會創新文化;以及參與國際創新網絡,並推動與其他經濟體在研發專案上的合作。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