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首頁> 焦點報導清單> 2025年日本綜合創新戰略

2025年日本綜合創新戰略

張艾琦、張曉琪/ 發布日期:2025/09/10/ 瀏覽次數:62

一、前言

《2025年日本綜合創新戰略》是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與創新基本計畫》(2021-2025)最後一年的執行計畫,同時也是銜接與布局第七期基本計畫的重要戰略藍圖。本文簡介《2025年日本綜合創新戰略》的三大核心措施及《第七期科學技術與創新基本計畫》的政策方向與重要措施。

 

 

二、落實第六期基本計畫三大核心政策

(一)有策略地推動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1. 人工智慧(AI):日本將開發下一代「富岳」超級電腦,預計於2030年左右啟用,並研發通用型AI機器人與平台。同時提升AI算力、推動計算資源與數據共享,以及促進次世代通訊技術(Beyond 5G)發展。日本政府亦積極推動公私部門導入AI,以及AI人才培育與教育。在醫療、自駕、金融等高風險領域檢討與完善制度以防濫用,並透過「廣島AI進程」加強國際合作。
2. 量子技術:日本將2025年定位為「量子產業化元年」,推動量子、AI與傳統計算整合,應用於生物科技與新材料等領域,並扶植相關新創企業。為了加速量子技術產業化,日本政府推動的措施包括:研發量子電腦核心技術、設立「量子與AI融合技術事業開發全球研究中心」(G-QuAT)、擴充量子加密通訊測試平台等。
3. 核融合能源:日本透過《核融合能源創新戰略》推動相關行動策略,成立專責小組研議核融合能源的商業化與技術策略、促進與G7及日美歐的國際合作,並建立國際化人才培育體系,目標於2030年代啟動核融合發電的實地試驗。
4. 材料:日本依據《材料創新強化戰略》推動材料創新,著重高性能材料、綠色材料、能源相關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同時,藉由AI與機器人技術,加速材料數位轉型。
5. 生物技術:日本透過《生物經濟戰略》打造生物經濟市場,並加速合成生物學與AI技術開發;以及培育生命科學人才、強化資料庫與生物資源平台建設,推進數據驅動型的研究。
6. 數位社會與數位基礎設施:日本以數位孿生技術為核心,推進Society 5.0(超智慧社會)之發展,包括推動行政部門的AI應用與修訂阻礙數位化的法規,並依國際框架加強跨境數據流通(DFFT)、促進跨國數據生態系發展、擴大無人機與自動駕駛落地應用,以及加速基礎設施管理的數位化。另外,日本制定《2030年數位基礎設施整備計畫》加速完善5G、光纖、非地面型網路(NTN)等建設。並以全光網路技術為核心,推動Beyond 5G發展,目標於2030年左右全面應用。
7. 健康醫療:日本依《健康・醫療戰略》,強化藥品創新能力、推動全齡健康社會、加強癌症與基因醫療研究、加速感染症藥品開發及應對能力,以及促進照護科技(Care Tech) 研發與應用等。
8. 太空科技:日本將強化衛星情報蒐集、抗干擾通訊、飛彈防禦與太空監測等能力,並運用太空技術支援防災、氣候變遷應對與智慧城市等應用;另外,日本政府推動與美國的阿提米絲計畫合作,開發載人月球車;以及提升H3火箭性能與發射頻率、推動太空碎片治理及投入1兆日圓規模的研發基金,帶動產業與國際競爭力。
9. 海洋:日本政府依照《海洋開發等重點戰略》推動無人水下載具(AUV)的開發應用、加強掌握海洋狀況的能力(MDA)、開發南鳥島稀土資源,以及深化北極研究與國際合作,以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與資源開發能力。
10. 智慧農業技術:日本將依《食品・農業・農村基本計畫》推動智慧農林水產技術研發與導入,培育耐氣候變遷新品種,依《綠色食品系統戰略》推動碳中和與減少化學農藥與肥料使用。
11. 綠色轉型技術:日本將推動綠色轉型(GX),確保在能源供應、經濟成長與脫碳之間取得平衡,並將強化節能、再生能源、核能及核融合等次世代技術的研發與示範,並且推動標準化及國際合作。

(二)強化知識基礎與人才培育
1. 強化大學與國家研究機構等研究基礎設施:日本政府設立「10兆日圓大學基金」以支持國內頂尖研究型大學,協助其研究、人才培育與創新創業。同時,《促進地區核心與特色研究型大學強化計畫》(簡稱J-PEAKS)選定25所重點大學,提供從基礎研究到社會應用的支援。並且推出《世界頂尖國際研究中心倡議》(簡稱WPI)等多項措施,致力於強化研究能量、優化國家研究機構功能與改善整體研究環境。
2. 優化研究設備與推動開放科學:加強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研究設備與相關共享機制,包含建置SPring-8-II同步輻射裝置等頂尖設備、促進「富岳」超級電腦之應用與下一代超級電腦系統開發。此外,自2025年起,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獲公共資助之學術論文實施即時開放取用,並且將促進研究資料的管理與利用。
3. 產學官合作培育具創造力的多元人才:推動博士人才與年輕研究人員在學術界以外領域發展,支持企業研究人員攻讀博士學位;建構女性研究人員友善的職場,致力於提升女性管理人員的比例;推廣STEAM教育,推動文理融合並消除其中的性別差距,鼓勵學生海外留學與參與國際競賽;同時推動終身學習與在職訓練。

(三)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建構與發展
1. 支持研發型新創企業:推動SBIR小型與新創企業創新研發制度(Small/Startup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根據政策方向與政府採購需求,支持新創企業等機構進行研發與創新應用。
2. 打造涵蓋都市、地區、大學、新創企業的創新生態系統:日本政府在2020年選定八個創新創業基地城市,並於2025年確定第二階段名單,支持具全球化潛力的城市的發展。同時,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新創扶植措施,包括鼓勵大學創業、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等,並支持外國人在日創業等。
3. 促進人才、技術與資本的良性循環:善用博士級與年輕研究人才,推動大企業與新創的交流,並透過媒合創業者與經營、智財專業人才,加速人才流動與合作。同時將加大對高風險科技(Deep Tech)、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公共投資,並營造有利新創發展的投資環境。此外,將持續促進研發投資,並確保成果落地應用。

 

三、第七期基本計畫政策方向

日本將於2026年啟動《第七期科學技術與創新基本計畫》,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的基本計畫委員會已於2024年12月啟動下一期基本計畫的審議工作。在各國爭奪尖端科技領導地位的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日本未來將聚焦於以下三大方向:

(一)強化政策協調與國際合作,以保障經濟安全
有鑑於科技創新對於保障經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日本將加強科技創新政策與經濟安全政策的協調,包括制訂與更新關鍵技術領域清單,並推動《經濟安全保障重要技術育成計畫》(簡稱K計畫)與國際研究合作,促進先進技術在安全領域的應用。同時,為提升國際競爭力,日本將強化整體研究能力、產業競爭力與經濟安全應對能力,將透過雙邊或多邊合作框架深化國際合作,並且確保研究安全與誠信,防止技術外洩。

(二)強化研究實力,培育與留住人才
日本將優化大學治理,確保國立大學與公共研究機構有充足的經費因應設備老化與成本上升問題。將以研究型大學為核心,建置先進設備與共享平台,並強化數據基礎設施,推動「AI for Science」計畫以開發生命科學與材料等領域的科研AI模型。同時培養與留住優秀的科技人才並促進人才國際交流。

(三)提升創新能力
日本支持以大學為基礎的創新創業;並且將持續支持創新創業基地城市,發展國際化的區域性創業生態系統;同時對戰略技術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持以吸引投資。為協助新創成長,將透過公共採購導入新創產品及服務。此外,將推動《新國際標準戰略》,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以解決全球議題並開拓市場。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