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強化APEC經濟體技術與創新管理實務:聚焦推動學研界與產業技術移轉之公共政策與計畫
強化APEC經濟體技術與創新管理實務:聚焦推動學研界與產業技術移轉之公共政策與計畫 Enhanc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PEC Economies: A Focus on Public Policies and Programs to Promote Academia-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2025/05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https://www.apec.org/publications/2025/05/enhancing-technology-and-innovation-management-practices-in-apec-economies--a-focus-on-public-policies-and-programs-to-promote-academia-industry-technology-transfer
一、前言

此報告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為亞太地區經濟體提供之政策建議,內容為促進APEC區域內的創新和有效技術轉移提供了全面的框架,並以協助提升科學、技術與創新政策(STP)以及技術與創新管理(TIM)為主要目標。整體報告涵蓋兩大核心主題,並依此為基礎深入探討各個經濟體的成功經驗與未來發展策略:

核心主題一:「技術轉移最佳實踐案例」(Case Study Insights: Best Practices for Technology Transfer):研究範圍涵蓋了美國、新加坡、韓國、紐西蘭、泰國、智利和秘魯在內的APEC經濟體,並且針對經濟背景、主要研發和技術轉移政策及現狀、將創新推向市場的有效性、技術和創新管理方面的公共政策案例及計畫等方面進行分析。

核心主題二:「創新路線圖」(Innovation Roadmap: Short, Medium, and Long-Term Recommendations):提供創新生態系統的政策建議,時間範圍分為短期(0-2年)、中期(2-5年)和長期(5年及以上),並以推動經濟增長且符合國家優先事項為重要目標。

二、 技術轉移最佳實踐案例

(一)美國
美國致力於全球技術領導地位、商業創新以及基礎研究,因此其經濟策略涵蓋科技、生物科技與航空航天等多個關鍵產業。在總體經濟規模與人均財富皆位居世界前列的優勢下,美國擁有一個強大的科學、技術與創新生態系統。
聯邦政府與私人企業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推動產官學研的合作創新。同時,美國擁有先進的學術研究機構、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以及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使得研究成果能有效轉化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此外,美國完善且具保護力的智慧財產權制度,透過保障發明者與企業的創新權利,有效激勵持續探索與新技術的商業化,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

(二)新加坡
新加坡致力於發展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並專注於戰略性產業,因此經濟策略側重於金融、物流、電子和生物醫學;在高度發達且富裕的經濟條件下,新加坡透過對教育和研發的重點投資、創新文化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成功打造穩固且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STI)生態系統。除了同樣有強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低稅率的營商環境、高效率的政府機構、科研基礎的大量投資,都是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和科技投資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合作,更是促進了新加坡的技術轉移和新產品商業化。

(三)韓國
在大型工業集團發展的環境下,韓國相對專注於電子和汽車產業,其經濟策略以電子、汽車、造船和資訊科技等產業為主,研發GDP佔比重高達4.9%的數字足以說明韓國對研發的大量投資,並且韓國同時也很重視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尤其是在創業精神的培養。產學合作當然也是韓國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的一大優勢,透過產官學研的鏈結,韓國創造了一個可以將研究成果有效地轉化為市場化的有利環境。對研究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是韓國的重要策略,例如:興建一流的研究實驗室、購置先進的科研設備,這些舉措都是推動技術進步、維持全球市場競爭優勢的最佳方法。

(四)紐西蘭
重視公私營部門的合作、科學研究的投入,以及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創造了穩定且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紐西蘭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尤其是在農業、旅遊和清潔技術這些領域。紐西蘭同樣認為政府、大學和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以及人力資本上的投資對於促進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是非常重要的。

(五)泰國
建立公共部門、私人企業和學術機構之間的合作,以推動創新並促進技術轉移,是泰國政府的一項關鍵策略,特別是在旅遊、製造業、農業和科技等戰略性產業。同時,為了建構科技創新生態系統、支持研究活動,泰國投入了大量資金以建設先進的研究實驗室,並且推動政策來鼓勵創業,吸引了不少國際人才與投資合作。

(六)智利
智利的經濟策略聚焦於礦業和能源,為此,智利制定加強科技創新體系的政策,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內產業長遠發展的重點,但是,這同時也導致擴大資金的投入成為智利目前最迫切之事。基礎研究的發展與國際合作是智利的一項重要戰略,例如:與外國機構和研究人員合作進行各項研究活動、獲取創新技術與知識,這些做法都有助於將智利融入全球經濟網絡。

(七)秘魯
為了促進科學、技術與創新,秘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解決地方問題和強化在地能力,特別是以加強公共行政部門、大學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創造更具生產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人力資本形成也是秘魯的一項關鍵策略,推動方法包含:重視研究人員和科學家的培訓和發展,並且重點在於培養技術熟練、符合國家科技發展需求的勞動力。不過,秘魯的研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是相對最低的(0.22%),因此即便有著多元的經濟策略,但仍對長期創新和有效技術轉移等方面的潛力發展將會產生很大的限制。

三、 創新路線圖

為了協助政策制定者等利害關係人建立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此報告也提供優化策略與短、中、長期目標的關鍵建議:

(一) 短期(0-2年):聚焦於啟動創新活動和建立基礎,為科學、技術與創新發展奠定基石,並促進初步的創新實踐;具體措施歸類後分別為:
1. 啟動創新活動:(1)實施密集的培訓計畫,快速地培養科學、技術與創新等關鍵領域需要的專業創新人才。(2)建立大學、研究中心和企業之間的合作網絡,促進機構之間的知識和資源交流。
2. 建立基礎:(1)對現有的STI生態系統進行全面診斷與評估,以識別其優勢、劣勢和機會。(2)建立一個創新基金,用以支持早期階段的研發專案。(3)建立專業的導師與顧問網絡,以支持創業家和創新公司。(4)以實體或虛擬空間建立育成中心與加速器,以支持新創公司和知識型企業的成長。
在這個階段,同時需要識別並著手解決顯著的官僚障礙。並且在創建創新基金、導師網絡、加速培訓計畫以及建立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初期行動中,盡量避免新增不必要的行政流程。

(二) 中期(2-5年):著重於擴大創新活動和成果的影響,以及強化創新能力,並在短期目標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發展,使創新成果產生更廣泛的效益並提升整體的創新水準;具體措施歸類後分別為:
1. 擴大創新活動和成果的影響:(1)推動創業文化,使創新不再僅限於研究機構。(2)推動創新公共採購,協助創新產品規模化。(3)加強產學連結,確保學術研究成果能夠有效轉化為商業價值。
2. 強化創新能力:(1)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資,支持更深層次的技術突破。(2)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政策和機制,並促進技術轉移。(3)鼓勵建立創新的科技公司。(4)建立主題性的創新聚落,將知識和技術的交流與共享集中在戰略領域。(5)提供研發稅收優惠,鼓勵創新投資。(6)透過聯合專案和技術轉移等方式加強產學連結,加速知識向應用轉化。
在這個階段,同時需要注意各項政策的推動的過程,必須重視簡化相關申請和審批流程,以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

(三) 長期(5年及以上):重點在建立可持續的、面向未來的創新體系,除了要能長期穩定的運作、能自我發展,還要具備前瞻性與適應性;具體措施歸類後為:(1)建立明確目標和績效指標,以及具有監測和評估機制的長期國內創新策略。(2)建立一個緊密相連、相互支持的創新生態網絡,並促進所有與科學、技術和創新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3)持續監測科學、技術與創新領域的全球趨勢,並據此調整國內政策和策略。(4)實施教育和科學推廣計畫,在社會中培養創新文化。(5)參與國際創新網絡,以獲得先進的知識、資源和技術,並提升在全球競爭中的地位。
在這個階段,同時需要持續優化監管環境、確保法規的彈性與適應性,如此才能支持創新活動的長期發展和國際化。

四、結語

本報告所提出的建議,為APEC各經濟體提供了一套明確的路徑,以推動創新發展、強化競爭力,並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透過這些建議的有效落實,APEC有望在全球科技與創新領域中發揮領導作用,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成長,並為全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
葉郁欣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