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篇為焦點報導:〈任務導向創新政策(MOIP):全球淨零轉型的關鍵策略〉之延伸,延續OECD於2024年發表之報告《Mission-Oriented Innovation Policies for Net Zero》的內容。前文探討MOIP政策工具的政策意涵、核心概念與設計原則,並透過澳洲、丹麥、韓國、法國、美國之國際案例(圖一),簡述MOIP於不同國家淨零轉型中的政策模式。本篇將進一步補充該報告所收錄之其他具代表性案例(圖二),供讀者參考。
二、MOIP政策工具的案例簡述(續)
6. 荷蘭 Mission-driven Top Sectors and Innovation Policy
荷蘭自2011年起實施「頂尖產業政策(Top Sectors Policy)」,透過公私協力推動研究、高教與創新,聚焦九大關鍵產業:農業、園藝、物流、高科技系統與材料、生命科學與健康、化學、創意產業、能源與水資源。政策目標是激勵企業與科研人員開發創新解方,提升國家競爭力。政策由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各產業則由專屬頂尖團隊與諮詢委員會領導,並由「知識與創新聯盟委員會(Consortium for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Boards)」支持策略規劃與執行。2018年起,政策轉型為「以任務為導向的頂尖產業與創新政策(Mission-driven Top Sectors and Innovation Policy)」,聚焦多項社會挑戰,設定25項共同任務。
其中,「2050年打造無碳建築環境(Carbon-free Built Environment by 2050)」任務旨在減少對天然氣依賴,推廣再生能源。具體目標包括:2030年前減少3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每年使20萬戶住宅脫離天然氣供應系統、改造150萬戶住宅與15%公共建築為非天然氣使用,同時使建築能源使用中至少20%來自本地再生能源(含電動車充電)。此任務由專責團隊推動,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 BZK)也積極參與並承諾加速推動轉型。為支援執行,荷蘭推出「MOOI」(荷蘭語:Missiegedreven Onderzoek, Ontwikkeling en Innovatie; 英語:Mission-oriented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政策工具,鼓勵由至少三個機構(含中小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提出整合解決方案,目標是促進建築產業的技術轉型與永續發展。
7. 日本Moonsho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日本的「Moonshot研究與發展計畫」旨在支持高風險、高影響力的研發專案。該計畫聚焦三大目標領域:透過科技與社會轉型促進多元共融、實現創新與永續的社會;回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推動全球環境復原與文明進展;以及運用科學與技術探索未知領域。每個目標領域都對應明確的願景與目標。整體計畫由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Council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STI)統籌,健康部分則由「健康照護政策總部」(Headquarters for Healthcare Policy)負責,兩者皆由戰略委員會(Strategy Council) 提供支援。自2018年起,Moonshot計畫獲得為期五年的1千億日圓資金,2019年又追加150億日圓。
其中一項關鍵任務為「2050年實現永續資源循環以恢復全球環境」,由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 NEDO)負責執行,其核心目標是研發能促進溫室氣體循環利用的原型技術,並開發可將有害物質轉化為有價值或無害材料的新技術。計畫希望於2040年建立多個小型市場,推動資源循環技術的全球商業化。在推動方式上,計畫總監會依據各專案的可行性與潛在影響力,設計並管理包含多項子計畫的整體研發組合,透過階段性成果轉化(spin-out)機制,讓研究成果持續進化與延伸。
8. 英國Industrial Strategy Challenge Fund
英國政府於2017年啟動「產業策略挑戰基金(Industrial Strategy Challenge Fund)」,為期四年、總預算達47億英鎊,目標是藉由科技轉型機會,提升國內生產力與所得水準。基金聚焦四大挑戰,包括潔淨成長、高齡社會、未來交通發展,以及人工智慧與資料經濟。
針對「潔淨成長」議題,設置「產業去碳化」(Industrial Decarbonisation)任務,預計至2040年打造全球首座淨零碳排產業聚落,並於2030年建立至少一處低碳聚落。此任務聚焦於英國六個重工業集中地區,如鋼鐵、水泥、煉油與化工等產業,藉由技術創新與政策誘因推動減碳,培育低碳經濟競爭力。中期目標為2030年前,在四個產業聚落每年捕捉總計2000至3000萬公噸二氧化碳(MtCO₂),2040年前至少有一個聚落實現淨零排放。任務亦期望創造最多5.4萬個就業機會,吸引至少140億英鎊的公私部門投資,並提升低碳技術與產品需求。計畫實施由三項工作主軸構成:部署階段進行工程研究與提案評選;通過者進入聚落計畫階段,制定區域發展藍圖;並成立「產業去碳化研究與創新中心(Industrial Decarbonis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ntre)」,作為全國協調與國際接軌之研究樞紐。
9. 加拿大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allenge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NRC)於 2019 年啟動「科學、技術與創新合作計畫」(Collaborativ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rogram, CSTIP),旨在整合產官學研資源,聚焦具顛覆性潛力的技術研發,並促進高風險、高報酬的合作創新,回應加拿大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NRC整合旗下14個研究中心的研發能量,攜手學術與產業夥伴,透過專責團隊與外部顧問機構的協調,展開跨部門合作。該計畫總預算達1.5億加幣,每年投入3,000萬加幣於研發項目。
其中,「清潔燃料材料挑戰計畫」(Materials for Clean Fuels Challenge Program)是該計畫的關鍵子項目,聚焦於發展潔淨能源材料技術。其在潔淨技術領域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指導下進行,致力於開發有助於實現能源與化學產業低碳轉型的創新材料技術。此計畫亦呼應加拿大對《巴黎協定》的承諾,目標為每年減排 7 億 1,600 萬公噸二氧化碳,並於 2050 年前達成淨零排放。此計畫的核心任務聚焦於開發並驗證可用於交通與能源產業的氣候變遷因應技術,主要分為三大領域:第一: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生燃料與化學原料,如合成氣(syngas)與乙烯(ethylene);第二:開發工業規模的氫氣生產技術,支援新興氫能應用;第三:結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進行催化材料的快速探索,運用高通量實驗技術(high-throughput experimentation)加速新材料的發現。
10. 奧地利Austrian Transition Missions
奧地利設定於2040年實現全國氣候中和,城市在此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為此,奧地利啟動「氣候中和城市」任務(Mission: Climate-neutral City),協助城市加速永續轉型,打造邁向氣候中和的創新實驗場域。計畫鎖定10個大型城市(人口超過5萬)及50至70個中小型城市(人口1萬至5萬),目標於2030年前達成具體成果。同時,氣候行動部(Austrian Ministry for Climate Action)將與10個大型城市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轉型。任務重點包括建立氣候中和示範區、推動能源與交通系統轉型,並導入循環經濟概念。這些大型城市將示範具體策略與作法,提供其他城市參考,同時促進創新解方的開發與擴散。該任務自2021年啟動,2023至2026年間每年編列2,000萬歐元推動計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