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世界各國積極減少碳排放,並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在建築環境產業,許多公司積極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減少碳排放並提高能源效率。Frost & Sullivan分析全球建築環境產業50家標竿的氣候智慧型企業,評估其環境績效,並探討其的成長機會。建築環境產業之氣候智慧解決方案如下 (圖一)。
二、氣候智慧型績效指標 (CSPI)
Frost & Sullivan採用「氣候智慧型績效指標(Climate-smart Performance Index, CSPI)」,依據企業在氣候行動、污染防治、水資源管理、循環經濟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估。CSPI 評分範圍為 0 到 100,得分越高表示環境績效越好。Frost & Sullivan使用公開的環境指標數據,並參考公司的永續發展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網站和新聞稿等資料。
三、標竿企業案例
研究結果顯示,在照明產業中,昕諾飛 (Signify) 獲得最高的 CSPI 分數,脫穎而出;其次是海樂斯 (Havells) 和 Zumtobel Group。在建築設備類別中,通力電梯 (Kone) 表現最佳,其次是Dormakaba 及亞薩合萊 (Assa Abloy)。在智慧基礎建設類別,西門子 (Siemens) 表現最佳,其次為ABB及Legrand。在施工管理領域中,Oracle 表現最佳,其次為Hexagon 及 Autodesk。最後,在設施管理類別,Mitie 表現最佳,其次JLL及ISS。以下介紹四家標竿企業:
(一) 照明產業-昕諾飛 (Signify)
提供高效能 LED 照明和智慧照明系統,致力於減少碳排放、優化能源效率、開發創新產品和推廣循環經濟。
(二) 智慧基礎建設領域-西門子 (Siemens)
提供智慧建築管理、能源自動化和數位孿生技術,協助客戶提升能源效率和降低營運成本。
(三) 設施管理領域- Mitie
提供綠色設施管理服務,包括能源效率改善、智慧監控和永續建築維護,致力於運用科技降低碳排放。
(四) 施工管理領域-Oracle
提供建築資訊模型 (BIM) 和數位孿生技術等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優化建築設計和資源利用,減少能源消耗和碳足跡。
四、企業的成長機會與實踐建議
研究指出,建築環境產業在淨零能源住宅、建築電氣化及人工智慧驅動的氣候智慧型解決方案等領域,具顯著的成長機會。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關注逐步提升,預計這些領域將在未來幾年迅速擴展,簡述如下:
(一) 淨零能源住宅
淨零能源住宅的技術日趨成熟,成本逐步降低,正推動清潔能源技術市場的成長。企業實踐建議如下:
1. 整合智慧家居技術,進一步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2. 與建築產業合作,將淨零能源的概念融入設計和施工流程。
3. 與公用事業單位攜手,提供靈活的融資方案和能源管理服務,以降低用戶的進入門檻。
(二) 建築電氣化
透過電力取代化石燃料,建築電氣化可有效減少碳排放,並帶動熱泵市場的快速增長。企業實踐建議如下:
1. 空氣調節系統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公司應研發創新的熱泵解決方案,以應對市場需求。
2. 與公用事業單位合作,推出熱泵安裝的獎勵計畫,鼓勵用戶採用。
3. 在電氣化項目中整合智慧控制技術,以進一步優化能源管理效率。
(三) 人工智慧驅動的氣候智慧型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AI)技術能有效優化建築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同時提升居住舒適度,相關市場正蓬勃發展。企業實踐建議如下:
1. 開發專注於建築自動化、優化和預測性維護的 AI 技術。
2. 投資研發 AI 驅動的建築自動化系統,以實現能源使用的最佳化。
3. 開發 AI 與機器學習演算法,深度分析能源消耗數據,進一步降低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