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生醫健康> 2015年全球製藥與生技產業回顧
2015年全球製藥與生技產業回顧 EP Vantge Pharma and Biotech 2015 in Review
2016/03
EP Vantge
http://info.evaluategroup.com/rs/607-YGS-364/images/epv-pbr15.pdf
2014年是全球生技製藥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年,美國FDA新藥核准數來的新高 (50項),同時在資本市場上也有許多資金投入。有許多小公司進行首次公開發行je3lluq4IPO,另外有許多的併購 (M&A) 進行。2015年的資本市場有些不一樣的變化;本文是市場情報公司Evaluate Pharma觀察2015年度資本市場動態的回顧。

就整體產業發展而言,任何一項新穎的技術、概念,真正能走向商業化往往困難重重;透過天使基金、創投、私募基金等的投入,能夠讓這些小公司的經營者有足夠的糧草繼續衝刺,進一步走向公開市場 (IPO),甚至創造營收。這些技術與概念上的創新,是整體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動能。2015年在產業界的重大事件包括:(1) Pfizer以史上新高1,600億美元併購Allergan藥廠[註一][註二];(2) 高漲的藥品價格受到市場反彈 (例如Martin Shkreli的Turing Pharmaceutical將抗寄生蟲藥Daraprim自每顆13.5美元調漲至超過5,000% 的750美元[註三],Valeant藥廠的Nitropress與Isuprel);(3) 2015年九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則宣示要對高漲的藥價採取行動;(4) 總體經濟環境的改變;(5) 油價重挫;(6) 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另外正面的消息則包括:(1) 2015年美國FDA核准新藥數目來到歷史新高的57項;(2) 數個超級明星產品進入市場,包括Gilead藥廠的HCV複方藥品Harnovi,BMS藥廠的PD-1抗體藥物Opdivo與Merck & Co. 藥廠的PD-1抗體藥物Keytruda。另外自從2015年底開始,對於生技製藥產業市場的看法逐漸趨分為兩派,第一派認為產業基本面有很好的根基,對於新藥品的需求、老年化的西方社會以及一些改變過去看法的治療,將會持續推動市場成長;另一派則認為從目前的狀況可以觀察到整體產業界的轉變,外界對價格的壓力以及過度延伸的公司鑑價將會使市場交易情形逐步冷卻,因而推斷2016年將是相對平靜的一年,不會有太多的大型交易出現。

整體市場變化的概觀可從股票市場的變化觀察:2015年NASDAQ Biotechnology成長11%、日本東証股價指數(TOPIX Pharmaceutical Index)成長33%、S&P Pharmaceutical+3%、道瓊Pharma and Biotech +4%、S&P500 -1%、DJIA -2%、道瓊STOXX Healthcare +16%、Thomson Reuters Europe Healthcare +0%、道瓊歐盟50指數(Euro STOXX50) +5%、FTSE-100 -5%;生技製藥產業部門的指數依舊比一般產業指數 (S&P 500、DJIA、FTSE-100)成長要高一些;其中跨國大藥廠包括Eli Lilly (+27%)、BMS (+17%)、Sanofi (+4%)等公司股價成長幅度最高,而下跌幅度最多的則為 AbbVie (-9%)、Novartis (-7%)、Merck & Co. (-7%);其他大型藥廠 (營收 > 250億美元) 當中則以Novo Nortisk股價表現最佳 (+54%),其他依序為Regeneron藥廠 (+32%)、CSL (+21%);表現最差的則為Valeant (-29%)、Baxter (-4%)、Shire (-4%)。

觀察小型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 募資成果,可以看到自2013年起就有大量的資金湧入生技製藥產業;2015年IPO計61家,總金額46.8億美元,比起2014年 (87家,63億美元) 要少了許多,但是平均每間公司募資情況,2014年為72.4百萬美元,2015則微幅上升至76.7百萬美元;顯示投資人對於風險的考量,資金開始向晚期、較成熟的廠商移動,對早期風險較高的公司投資金額開始下降。整體而言IPO市場依舊活躍,前十大IPO金額均在120百萬美元以上,最高為Axovant公司 (315百萬美元)、NantKwest公司 (208百萬美元)、Adaptimmune公司 (191百萬美元)、Spark Therapeutics (161百萬美元)、Aimmune Therapeutics (160百萬美元) 等。

創投對生技製藥產業的投入 (總計96億美元),較2014年71億美元高出許多;但回合數更少 (2015年共369回 vs. 2014年464回),平均而言每回合募集資金高出許多。金額最高的是Modema Therapeutics公司的 Series D,共計募得450百萬美元,其他依序為Acerta 公司Series B 375百萬美元,Immunocore公司 Series 未揭露320百萬美元,Stem CentRx Series未揭露 250百萬美元,Denali Series A 217百萬美元。前十大全部超過一億美元。地理上的分佈,2015年創投投資在美國公司共70.4億美元,共287回,歐洲則僅20.2億美元,56回。觀察2011-2015年走向則會發現Series A的募資比重逐年降低,從2011年略大於Series B (1,270 vs. 1,047百萬美元) 到2015年Series B成長為Series A的1.6倍 (3,088 vs. 1,858百萬美元);且Series A總體比重從約30%降低至略少於20%。總體而言創投的投資越來越聚焦於較為成熟、較晚期的公司;對於較早期的公司的投資比利正在降低。

在併購市場上,最大的消息是Pfizer以1,60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Allergan藥廠,一舉將2015年併購市場總金額提升到3,450億美元,共計262個合併案;較2014年的208個合併案共計2,200億美元要成長許多。除了Pfizer-Allergan案以外,還包括 Teva 藥廠收購Allergan 的小分子學名藥部門 (405億美元)、AbbVie藥廠收購Pharmacyclics藥廠 (176億美元)、Pfizer藥廠收購Hospira藥廠 (170億美元) 以及 Valeant藥廠收購 Salix 藥廠 (114億美元),成交金額比起2014年(83億美元-280億美元) 成長了許多。從大型的合併案 (成交金額在250百萬美元-400億美元) 當中可以觀察到成交數目2014年與2015年相同 (24案),但平均成交金額微幅下跌 (847百萬美元 vs 828百萬美元)。創投公司Forbion Capital Partners成員Mr. Sander Slootweg表示:各間公司的鑑價會受到某些期待的影響,例如若公司pipeline上有免疫癌症治療的產品,則公司鑑價明顯高估;但在其他領域的鑑價則較為實際。

研發能力對生技製藥產業至關重大;產業界的研發產出,在經歷過一段低潮期之後,2014-2015年美國FDA核准新藥的數目逐步上升,自2013年35項成長到2014年的50項以及2015年的57項。預估五年市場值2015年 (277億美元) 略低於2014年的288億美元。重點核准項目包括Vertex藥廠的Orkambi (囊腫纖維化)、Novartis藥廠的Entresto (心臟衰竭)、Amgen 藥廠的Repatha (降血脂)、Gilead藥廠的Genvoya (HIV)以及Pfizer藥廠的Ibrance (乳癌)。2016年將有數個產品準備上市,包括Roche藥廠的Ocrelizumab (多發性硬化症,臨床三期,預計2020年營收27.6億美元)、Roche藥廠的Atezolizumab (膀胱癌,PD-L1抑制抗體,臨床三期,預計2020年營收25億美元[註四])、Merck & Co. 藥廠的Zepatier (HCV,已上市,預計2020年營收19.5億美元)、Sanofi藥廠的Dupilumab (皮膚科用藥,臨床三期,預計2020年營收18.7億美元)、Íntercept藥廠的Obeticholic acid (肝臟治療,已完成遞件申請,預計2020年營收15.8億美元)、AbbVie與Roche合作的Venetociax (血癌,已完成遞件申請,預計2020年營收13.9億美元)、Gilead藥廠的DescovyTM (HIV,已完成遞件申請,預計2020年營收13.2億美元)、BMS藥廠與AbbVie藥廠合作的Empliciti (多發性骨髓瘤,已核准,預計2020年營收10.9億美元)、Actellon藥廠的Uptravi (肺動脈高壓,已上市,預計2020年營收10.8億美元)、Eli Lilly藥廠的Ixekizumab (牛皮癬用藥,已完成遞件申請,預計2020年營收10.3億美元)。

總體而言在生技製藥領域,可以期待未來數年內依舊能有穩定的成長。即便未來數年可以有很好的產出,但2015年度觀察到,對於較早期的專案與公司的投資數額降低,可能對未來的產出有不利的影響,值得注意。

註一:由於受到歐巴馬政府對於稅收規定的改變,Pfizer於於2016年4月6日宣布中止此一併購案。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allergan-m-a-pfizer-idUSKCN0X3188
註二:Allergan藥廠的小分子學名藥部門Actavis已於2015年7月以405億美元賣給TEVA藥廠。
註三:Turing 藥廠將抗寄生蟲藥品Daraprim價格調漲5,000%
http://www.usatoday.com/story/news/health/2015/09/18/company-hikes-price-5000-drug-fights-complication-aids-cancer-daraprim/32563749/
註四:Roche藥廠的Atezolibumab (TecentriqTM) 已獲得美國FDA核准上市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01762.htm
王群力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