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能源科技> 2018全球能源展望:麥肯錫深度報告
2018全球能源展望:麥肯錫深度報告 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 Reference Case 2018
McKinsey
2017/12
Energy Insight, McKinseEy & Company
Global_Energy_Perspective_Reference_Case_2018_vP.pdf
麥肯錫能源觀察公司是一家為全球能源行業提供見解和支持的數據分析公司,對能源轉型將如何展開到145個國家20個行業,28個行業和57個能源類型提供長期預測,其近期發布了2018年全球能源展望報告,內容涉及長期全球能源需求。藉由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的研究下,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不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能源密集度將會結構性的下降。報告當中也指出電力的需求將大於其他能源需求四倍,而下個十年將會有煤炭需求高峰,下個兩年間有石油需求高峰,而天然氣需求將穩定地上漲。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保持穩定,之前科學家討論過當地球上升2°C將會造成生物生存危機,不過麥肯錫報告指出,未來人類透過努力將有機會遠離2°C。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大轉變,特別是與電動汽車(EV)和可再生能源有關。此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全球銷售的第五輛汽車將是電動的,電動汽車的銷售額將從2020年的3%上升到2030年的20%,但電動卡車的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同期增長率從1%上升到12%。

預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全球發電量比率皆有所增長,在未來5到10年內,在大多數市場中建設可再生能源比經營現有燃氣或燃煤電廠更為經濟。這將導致化石燃料電廠的利用率進一步下降,太陽能和風力的增長速度比天然氣快5到10倍。以國家比較而言,到2050年,全球發電量將增加80%,中國和印度的發電量將超過50%,非經合組織國家人口增加和財富增加將推動能源需求大幅增長,抵消其他地區的減排量,這也與發展中國家仍然依賴嚴重依賴廉價煤炭有關。同時報告考慮到電力的經濟面,電力需求造成投資週期、核和煤炭政治敏感性、就業補貼就業補貼、化石燃料價格的影響、消費者意識等,麥肯錫之所以會總結這些議題是因為該公司在諮詢過程中,顧客常會關心的議題,部分重要問題包括︰

•電動汽車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有多大?
•化學品需要多少增長才能抵消回收造成的影響?
•哪些市場將成為重要的能源進口國?
•所有計劃的可再生能源專案是否會有足夠的需求?
•最終消費者對能源價格的影響是什麼?
•什麼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佳措施,以及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政府應該將城市公交車換成天然氣還是電力?
•到什麼時候可再生能源能夠與傳統電力的一代進行經濟競爭?
•如果排放關鍵績效指標導致資本從排放密集型產業到排放更少產業 - 那麼這將導致資本投資的重新分配?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關鍵的不確定性將決定未來發展,不過當地政府應努力監管碳排放,進行脫碳減碳,例如透過碳價控制與電力的效率要求,像城市氣候高峰會C40倡議城市聯合採購聯盟降低運輸成本等市場模式和運用可再生能源系統;再者國家可推動混合動力的負電峰值電力供應與電容量存儲市場增加電力市場的連接(電力供給 - 電力出口)。報告明確指出2016年是太陽能和風能淨增量超過煤和天然氣的第一年,未來在一些市場可再生能源價格將會比石油與煤炭低,不過在一些市場由於政策緣故,例如中國因應工業發展將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不可再生能源仍有價格優勢與急迫的使用需求。
陳安妤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