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澳洲 2024 年度氣候變遷報告
澳洲 2024 年度氣候變遷報告 Annual Climate Change Statement 2024
2024/11/28
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Energy,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DCCEEW)
https://www.dcceew.gov.au/climate-change/strategies/annual-climate-change-statement-2024
隨著煤炭發電越來越不可靠和老化,以及需要在 10 年內快速實現電力供應脫碳,以解決全球氣候緊急情況等因素,澳洲政府以及所有州和地區都在致力於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國家轉型。再生能源供應的增加一直在壓低批發電價,今年的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 的報告「GenCost」 亦指出,穩定的再生能源發電是提供澳洲電力所需容量的最便宜的方式。該分析考慮了網路和儲存容量的額外投資,以支持電網中的風能和太陽能。利用澳洲豐富的再生能源資源,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可靠的再生電力供應,對於維持澳洲在淨零排放的全球經濟中相當重要。澳洲未來製造計畫下的政府國家利益架構,已將低成本可再生電力的這一優勢,確定為澳洲在可再生氫和綠色金屬領域開拓新市場。此外,安全、低成本和脫碳的電力也是整個經濟中企業更廣泛的競爭力基礎。以下敘述各個產業相關氣候變遷政策的發展。

在電力方面,該產業是澳洲最大的排放源,2024 年占澳洲排放量的 34.6%,因此對於實現 2030 年減排目標相當重要。該產業對於其他行業的減排也很重要,因電氣化通常是成本最低的減排方式。自 2005 年以來,電力產業排放量下降了 22.4%,2023 年至 2024 年間則下降了 0.4%,反映出再生能源的持續部署和取代化石燃料發電。政府目前的政策,特別是產能投資計畫 (Capacity Investment Scheme, CIS) 的拓展,為實現 82% 再生電力目標提供了途徑。澳洲風能和太陽能總容量目前比 2022 年 5 月之前增加了約 40%,達 14 GW,約為澳洲最大電網國家電力市場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NEM) 規模的 25%,其主因是由於屋頂太陽能光電 (Photovoltaic, PV) 系統在澳洲各地的迅速普及,並得到了政府小型再生能源計畫 (Small‑scale Renewable Energy Scheme, SRES) 的支持。今年的 PV 系統安裝數量達400萬套,發電總容量近 25 GW,超過澳洲目前的燃煤發電機組。隨著老化且越來越不可靠的燃煤發電機的退出,靈活的天然氣發電將持續在維持電力系統的可靠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將在再生能源乾旱和極端需求高峰期間支持能源供應。為了促進澳洲向再生能源轉型,未來十年需要 4,000 公里的新輸電線路。 目前有 900 多公里已完工或正在建設中,且已部屬多個大型電池,這些電池將擴大住宅 PV 系統對家庭和電網的好處,透過將這項發電轉移到家庭需要的時候。自 2022 年 5 月以來,可用電池容量增加了 3 倍以上。

在建築環境方面,包括住宅、商業和公共建築、結構物、公園和水利基礎設施。在澳洲約有 1,100 萬棟的住宅建築和 100 萬棟非住宅建築。 2023 年至 2024 年間,建築環境直接排放量下降了 1.0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約 4.2%,達 2016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建築物在用於建造建築環境的材料中嵌入了排放物,並產生直接排放,主要來自用於空間、水加熱和烹飪的天然氣燃燒。這些直接排放量約占澳洲總排放量的 5%,若加上用電產生的排放量,其比例將上升至約 21%。降低建築業排放的主要挑戰包括建築類型、設計和用途的變化,以及消費者更換電器的高昂前期成本。由於該行業有許多不同的參與者,如消費者、房東、設備安裝商和製造商、監管機構以及地方、州和領地政府以及澳洲政府,使這些挑戰變得更加複雜。為此,澳洲政府正在採取多項措施來提高住宅建築的能源性能,包括與州和地區政府合作,提供 3 億美元用於改善澳洲社會住宅的能源績效、從 2025 年中期開始,將全國房屋能源評級計劃 (Nationwide House Energy Rating Scheme, NatHERS) 擴大到現有住宅,以及提供潔淨能源金融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 CEFC) 10 億美元,作為家庭能源升級基金。此外,針對商業不動產的關鍵措施也正在實施中,包括將澳洲國家建築環境評級系統 (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Ratings System, NABERS) 擴展到學校和零售店、為社區能源升級基金提供 1 億美元,透過改善能源效率和電氣化,減少排放並減少能源費用,以及提供 5,670 萬美元用於中小企業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 能源效率補助計劃。2024 年 6 月,建築部長們同意從 2025 年起將氣候適應力納入澳洲建築規範委員會的目標。這將使委員會獲得明確的授權,制定未來的國家建築規範要求,以減少災害對住房和重要社區設施的影響。

在交通方面,2024年交通運輸部門的排放量占澳洲總排放量的22.4%。自 2023 年起,交通運輸排放量增加了 1.9%,即 1.8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顯示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限制持續復甦。其中包括客車、輕型商用車和摩托車在內的輕型車輛,占道路運輸排放量的 71%;公路卡車和巴士則占 29%。減少道路運輸排放對於實現澳洲淨零排放目標相當重要。政府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計劃,旨在為所有澳洲人民提供低排放交通解決方案。在 2024 年 5 月,議會通過了新的車輛能源效率標準 (New Vehicle Efficiency Standard, NVES) 立法,是交通運輸業脫碳的歷史性里程碑。該標準將有助於增加節能、低排放或零排放新車的數量。為確保落實到位,該計劃將分階段進行,預計於 202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但製造商要到 2025 年 7 月 1 日才能獲得獎勵或懲罰。預計到2030年,客車平均排放量將減少 60% 左右,輕型商用車的平均排放量將減少 50% 左右。

在工業、資源和廢棄物方面,其相關的排放包括不含電力的固定能源排放,占澳洲 2024 年總排放量的 19.4%。主要來自燃燒直接能源使用的燃料,以熱、蒸汽或壓力的形式排放;無意排放,占 2024 年澳洲總排放量的 10.8%。是與提取、加工和運輸化石燃料相關的氣體在大氣中的損失、洩漏和其他釋放等;工業製程排放,占澳洲 2024 年總排放量的 4.6%。其中包含使用碳酸鹽、化學原料和還原劑所產生的排放;廢棄物排放,占澳洲 2024 年總排放量的 3.1%,其中包含垃圾掩埋場、廢水處理廠有機物分解,以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所產生的排放。工業、資源和廢棄物部門的排放量位於 2017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2023 年至 2024 年間下降了 1.3%,即 2.2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然而,在過去二十年以來,無意排放和固定能源排放持續上升,主要是由於煤炭和天然氣產量的增加,以及將天然氣加工成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以供出口所導致。為此,在 2023 年底,政府從資源甲烷減排基金中,向 CSIRO 撥款 205 萬美元,以及向紐卡斯爾大學撥款 230 萬美元,用於解決空氣中甲烷問題的計畫;2024 年,碳捕獲技術計畫宣布對 7 個項目投資 6,500 萬美元。這些計畫將使用直接空氣捕獲和礦物碳化等新興技術,使難以減少的工業過程脫碳,並直接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這些項目中捕獲的二氧化碳,將儲存在永久地質儲存或用於製造建築材料、燃料和鋰離子電池投入等產品。

在農業和土地方面,2024 年的排放量占澳洲總排放量的 19.2%,主要是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農業的排放量較2023年下降1%,主要是因為農作物產量下降。土地利用是淨排放匯即封存的碳多於該部門排放的碳。在 2024 年,土地利用的排放量淨匯為 88.4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反映出土地清理和原生林採伐率的長期下降,反映出反聖嬰 (Niña conditions) 現象的持續影響,導致森林成長率加快,農作物和草的生產力提高,進而增加了農業地區的土壤碳。要持續減少農業排放,其關鍵挑戰是具有成本效益且實用的低排放解決方案的可用性有限,特別是對於放牧的牛和羊來說,因動物透過消化飼料釋放的甲烷占農業排放的 71%。此外,農民和土地管理者對低排放和碳儲存實踐,以及替代和補充解決方案的好處和權衡之認識可能有限,且採取行動的能力也較有限。為此,政府正在透過投資以解決這些挑戰。例如今年政府宣佈在 10 年內撥款 6,380 萬美元,以支持農業和土地部門的初步減排工作。其中包括 3,080 萬美元用於擴大碳農業推廣計畫,旨在幫助農民和土地管理者提高對減少排放和增加碳儲存的選擇的了解。此外,2,900萬美元的畜牧業甲烷減量計畫,其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計畫已於2024年完成。政府於 2024 年 8 月向計畫提供了第三階段的最終資金。改善土壤健康以增強碳儲存是該行業的另一個關鍵目標。政府正在努力加強澳洲國家土壤資訊系統並建立國家土壤監測計畫。在 2024 年,達 3.021 億美元的氣候智慧農業計畫將開放補助申請,支持農民管理排放、增強氣候變遷抵禦能力、改善土壤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本。

陳志維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