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生醫健康> 全球影像導引治療市場 2024–2029
全球影像導引治療市場 2024–2029 Image-guided Therapy Market, Global, 2024–2029
2024/10
Frost & Sullivan
www.frost.com
一、影像導引治療(Image-guided Therapy, IGT)介紹
影像導引治療(Image-guided Therapy, IGT)是使用醫學影像來評估、規劃和執行外科手術。IGT技術不僅有助於提升手術準確度、還能降低手術侵入性,進而縮短手術恢復時間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

數位切面影像(Digital cross-section imaging),如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以及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T scan)是最常用的IGT技術,另外,其他影像系統如超音波、血管造影(Angiography)、手術導航設備、追蹤工具以及影像整合軟體等都是與IGT發展相關的重要技術。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在IGT中的應用也逐漸成熟,各種創新解決方案也隨之出現,例如,Elekta公司開發的Evo是一款以AI為基礎的MRI直線加速器(MRI Linear accelerator, MRI-LINAC),除了標準的IGT模式外,該產品還能夠為病人設計個人化的放射線療法。

二、市場動態
影像導引治療(Image-guided Therapy, IGT)市場在2024年至2029年間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預計達到10.7%。此成長主要受疾病盛行率上升、多模態數據整合能力增強、保險給付政策支持,以及IGT產品使用量增加等因素驅動。特別是在神經外科和腫瘤學領域,微創手術的快速普及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發展。

在臨床應用中,CT掃描與超音波憑藉其多功能性與成本效益,占據IGT的主導地位。而MRI-LINAC則因應癌症發病率的上升和個人化醫療需求的增長而逐漸受到重視。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技術的整合大幅提升了IGT的程序效率與治療效果,並促進新興市場對相關技術的採用。

此外,聚焦超音波(Focused Ultrasound, FUS)和影像導引手術(Image-guided Surgery, IGS)等技術的進步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主要設備製造商透過策略性收購與合作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而新一代影像學技術的應用則提升了影像精準度與臨床價值。隨著全球放射治療設施的持續增加及相關耗材需求的穩定增長,IGT市場的前景顯得更加廣闊。

三、疾病應用領域介紹
臨床上用用到IGT的疾病領域十分廣泛,一般將使用IGT技術的治療方式稱作介入性治療(Interventional therapy)以下將介紹主要應用領域。

(一) 腫瘤學
(1) 應用與技術發展
介入性腫瘤治療是迅速發展的腫瘤治療領域,與內科、外科和放射腫瘤治療學等並駕齊驅。美國每年進行數百萬次介入性腫瘤手術,其中因惡性胸腔積水住院的患者超過12.5萬人。該領域依賴CT、MRI、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及超音波等先進影像技術,廣泛應用於分子診斷、藥物開發、腫瘤消融、導管輸送治療及症狀緩解,並推動多模態影像與分子診斷的整合,支持精準醫療與基於價值的護理。

在放射治療中,影像引導近距離放射治療(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IGBT)是以小型放射源提供腫瘤高劑量輻射的精準方法,並通過MRI、CT及超音波進行即時影像指引。3D IGBT允許醫療團隊根據患者解剖結構和腫瘤進展調整劑量分佈,尤其在子宮頸癌治療中效果顯著。此外,術中近距離放射治療(Intraoperative Brachytherapy, IOBT)在手術過程中直接對腫瘤施加輻射,結合即時影像技術如CT、MRI和PET/CT等,提供即時解剖資訊,顯著提升治療效率。

為滿足市場需求,醫療設備製造商正在研發更緊湊、可攜帶式且具即插即用功能的設備,如輪式CT(CT on wheels),進一步促進了這一領域在新興市場的應用與成長。介入性腫瘤學結合高效影像技術與個性化治療策略,為患者提供更準確、更高效的癌症治療方案,前景廣闊。

(2) 代表性案例
醫科達(Elekta)公司致力於為放射腫瘤學提供全面的系統和解決方案,旨在提高治療效率並改善臨床結果,滿足不同腫瘤中心的需求。該公司通過與多方合作和技術創新,不斷擴展其產品組合並推動個人化癌症護理的發展。

該公司與Koninklijke Philips N.V.公司合作,推出基於MRI指引的適應性放射治療解決方案,提升腫瘤治療的準確性。另外,與GE HealthCare的合作擴展了其在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市場的足跡,並通過MIM Software提供創新的影像管理平台,改善放射腫瘤治療方法。此外,Elekta 與荷蘭癌症研究所建立技術合作夥伴關係,結合影像技術、人工智慧和放射治療,強化癌症治療解決方案。

(二) 心血管外科
(1) 應用與技術發展
IGT相關技術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應用廣泛,包括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支架置入(Stenting)及動脈粥樣硬塊切除(Atherectomy)等多種手術。血管內超音波(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透過侵入血管並發出高頻聲波生成詳細的血管影像。相較於傳統平面攝影,IVUS能更精準地評估血管狹窄程度、長度及血管壁厚度,已成為心血管介入治療中的常用技術。此外,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技術通過測量病灶周圍血管的壓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療,並經常與IVUS聯合使用。

為支持以IGT為基礎的心血管手術,先進的醫療成像設備與多功能複合手術室(Hybrid Surgical Suites)逐漸成為標準配置。這些新型手術室設計整合了多種功能,包括數位化設備與機器人技術,允許各種先進儀器的靈活組合,顯著提升了IGT程序的可行性與執行效率。

(2) 代表性案例
Boston Scientific公司近年積極拓展新血管護理領域,該公司與GE HealthCare與Koninklijke Philips N.V.等公司的合作推動IVUS技術的發展。Boston Scientific正積極開發亞洲與歐洲市場,並透過技術整合與全球合作,鞏固其技術領導定位。

(三) 神經外科
(1) 應用與技術發展
IGT技術在神經外科的收束中大大的提升了準確度。透過MRI和CT等醫學影像技術,醫師可以在手術中即時導航,準確定位病灶並規劃治療方案,尤其適用在腦腫瘤、帕金森氏症等複雜的神經系統疾病。進階的技術如MRI-LIANC進一步提升了微創手術的精準度,大幅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並降低恢復時間。

除了北美及西歐等已開發地區已普遍採用這些技術,發展中國家因醫療保健投資增加及影像技術可得性提升,也正逐漸推廣此類手術。然而,影像設備與手術導航系統的高成本仍是阻礙技術普及的主要挑戰。此外,醫師需要接受專業訓練才能熟練操作這些複雜系統,進一步提高了應用門檻。隨著神經導航系統與影像資訊學的整合,未來可提供多模態、多尺度的即時影像,幫助醫師全面掌握病灶的結構與功能特徵,實現更精準的個人化治療。影像導引技術正朝著更高效、更經濟的方向發展,有望在全球神經外科中發揮更廣泛的影響力。

(2) 代表性案例
Koninklijke Philips N.V.公司的IGT系統能提供高度的辨識能力與診斷準確性,提供日益成長的神經系統疾病及中風護理需求。該公司推出的IGT 系統,Azurion平台,其靈活的偵測器位置能夠支援及改善工作流程,並提升臨床決策效率,簡化神經血管手術。Koninklijke Philips N.V.公司與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 合作,提供更好的中風預防護理、治療、復健和病患支援服務。

(四) 泌尿科
(1) 應用與技術發展
介入性泌尿外科手術涵蓋血管與非血管手術,透過先進技術與創新工具,有效提升手術的精準度與效率。在非血管手術方面,常見的程序包括組織取樣、經皮腎造口術(Percutaneous Nephrostomy)及取石術(Stone Extraction);而血管手術則主要針對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及瘻管的栓塞治療。

人工智慧(AI)技術在介入指導中的應用已成為重要趨勢,特別是在前列腺體積測量結果的分析中,顯著增強了手術的可視化與精準度。同時,AI的輔助也進一步提升了導管系統在手術中的應用效率,縮短手術時間。整合影像引導、治療計劃與手術導航系統的解決方案,為外科醫師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治療選擇,特別是在應對複雜泌尿外科病例時,能顯著優化患者的治療體驗。

(2) 代表性案例
GE HealthCare公司透過收購BK Medical進入了介入泌尿外科市場,該公司的術中影像和手術導航系統,bkActiv,能輔助臨床醫生進行超音波泌尿科手術及腹部手術等微創手術。

(五) 骨科
(1) 應用與技術發展
過去十年,骨科介入手術呈現顯著成長,特別是在髖關節置換術等常見手術領域。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45歲及以上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數,已從2010年的138,700人增至310,800人。此外,關節置換患者的平均年齡逐漸下降,反映出骨科手術需求的持續擴大。

目前,骨科介入手術越來越多地採用影像導引治療(Image-guided Therapy, IGT)技術。例如,螢光鏡影像引導技術能夠為外科醫師提供即時3D影像,協助精確定位手術切口,從而顯著提升手術效率與安全性。

(2) 代表性案例
Ziehm Imaging公司在正推動移動式C型臂成像技術的創新。該系統的術中影像功能,能幫助臨床醫師獲得更高的準確性,進而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在2024年歐洲放射學大會(European Congress of Radiology, ECR)上,Ziehm Imaging展示了其高端產品Ziehm Vision RFD 3D,該產品擁有涵蓋高端骨科、創傷學、脊椎手術以及創新血管和介入手術的廣泛應用範圍。這款設備的多功能性和高解析度成像能力,使其成為應對複雜病例的理想工具。
郭育廷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