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生醫健康> 聯合國健康老化十年 2021-2023年進度報告
聯合國健康老化十年 2021-2023年進度報告 Progress report on the 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23
2023/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74192/9789240079694-eng.pdf?sequence=1
一、前言
自聯合國 75 年前成立世界衛生組織以來,國際的平均壽命已從46歲快速上升到73歲,隨著人口老化,高齡族群的人權與尊嚴 (human rights and dignity) 也逐漸受到重視與保護,世界衛生組織因此訂定一個 2021-2030 的健康老化十年計畫。然而在 2020 年要開始採用時,卻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幅度影響高齡族群的健康 (死亡),且連帶影響全球經濟危機,因此本報告就 2021-2023 疫情期間,十年計畫的進度做個總結與檢討,如何讓高齡族群能夠更健康且長壽。

二、背景
第一章快速總結為什麼要訂定十年計畫,是鑑於過去 1990 到 2020 間,人口平均壽命快速延長八年之多,預計到 2030 年,會增加11 到 14億左右超過 60 歲的高齡者,人口老化主要原因是生育率下降跟死亡率上升,許多政策跟服務系統尚未因應這個人口老化的趨勢,因此聯合國提出這個十年計畫,主張讓高齡人群可以健康且有尊嚴的生活,且能夠繼續在社會上產生價值跟與社會互動,該計畫也強調根據不同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調整國家政策,去思考什麼樣的服務適合高齡族群,並且鼓勵長者參與社會跟家庭活動,持續成為社會重要的一分子。

計畫發佈後,接下來就是執行與評估執行的成效,例如根據政府、學術機構、或民間機構做的調查報告,去調查接下來十年服務提供的成效,是否以人為中心,提供具有以人為中心、整合性高的服務,針對有身心障礙的高齡族群,是否也提供適切的輔助與照護,最後就是呼籲每個國家都要有長期追蹤資料作分析,確實記錄服務內容與成果,依據實際情況增加評估指標。

三、十年計畫的執行進度
在這個十年計劃開始的前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經歷許多經濟跟人道危機,嚴重影響個人健康與服務系統,將近 40% 的死亡皆是發生在長期照護機構,且因為經濟危機影響許多人的退休金限縮,將近 78% 的高齡工作人員並沒有正式工作,更不提其他已經對於年齡和身體障礙很嚴重的社會歧視問題。在十年計劃的十大指標中 (參考第 6頁),政策制定完成率提升超過 20%,但是定點服務的進步不到 2%,且執行進度依地區而異,有些地方完全沒有進度。制定這些指標主要是因為聯合國認為高齡族群也應獲得相當尊嚴與權利,促進他們可以正常地參與社會跟自立生活,並且獲得不同類型的服務,尤其針對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高齡人口數上升快速,更應盡快發展相對應的政策跟服務。幾個促進高齡者參與的範例,包括加拿大、約旦跟非洲多哥(Togo)的參與影片計畫,世界各地的失智症高齡者行動計畫,澳洲的高齡服務理事會,英國的五十歲以上婦女服務計畫,墨西哥的高齡婦女友善環境計畫,泰國的婦女經濟跟就業輔助,美國的婦女保健專案等,直接聆聽他們的建議,來減少歧視跟提高服務品質。

每個長者都有許多身分認同、經驗、優缺點,影響他們晚點的生活方式跟相關決定,為了因應不同需求,提供更多元的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當中包括建構高齡友善環境 (age-friendly environments),支持性別少數族群,提供社區供餐服務給失智高齡者,利用跨領域專業去促進高齡者生理、心理、與社會健康,指導他們使用科技產品,提供醫療和生活必需品給高齡的移民或難民等。

此十年計畫有四大行動,以下逐一介紹每一項行動指標的完成進度。第一項關於改變我們對於老化和高齡的思考、感覺、行動 (think, feel, and act),大約83%的國家有相關預防歧視高齡者的政策,比 2020年的 60% 進步不少,但是只有 22% 的國家有足夠的資源去對抗年齡歧視,因為怕被歧視,很多高齡者因此不願參與社會活動,導致更多人對老化有一個迷思和誤解。一般人對於變老的想法,是工作量減少、身體狀況變差、生活品質下降、有更高的受傷或生病的風險,尤其針對高齡婦女或身心障礙者,往往是社會上弱勢中的弱勢,例如職場上的歧視,可能也會導致社會經歷受損,需要政策、教育、和法律去改善這個環境,增加不同世代的對話跟互相理解。Ombudsman 就是一個為提倡高齡者人權而設立的義工服務,藉由觀察跟評估高齡者狀況,去代替他們發聲,確保他們也享有應有的尊重和照顧。聯合國從2015 年開始就相當關注保護長者人權的部分,許多國家也開始跟進,到 2023年,已有許多國家政策是保護高齡者被虐待、歧視、暴力相向、或者剝削。簡而言之,行動計劃一就是針對我們如何思考老化這件事、感受、和行動去對抗各種歧視,提供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性服務,拒絕各種汙名化標籤,支持高齡長者在社會上繼續工作或參與社會活動,訓練更多人能夠去服務長者,促進個人的成功老化和在地老化,同時也減少社會上的暴力跟虐待事件。

第二項行動指標是確保每個社區都能夠增進高齡者行動能力,目前約77% 國家有高齡友善計畫,比 2020 年的 52% 增加許多,但只有 26% 的國家說他們有足夠資源去支持這個高齡友善計畫,高齡友善環境不只是注重友善,也應照顧弱勢族群,例如身心障礙者、同志族群、有失智症者,真正體貼的設計 (例如無障礙空間),才叫做友善。舉愛爾蘭為例,他們結合31個在地組織形成一個互助網,幫助長者可以參與社會上的活動,或者舉菲律賓為例,他們利用高齡市民議會,去推動高齡友善環境的計畫,服務任何超過60歲的市民。

第三項行動指標是提供以人為中心、整合型的服務,目前將近 71 % 的國家已完成內部評估,比2020 年的 48% 還要高,但只有 27% 的國家說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去推動所謂整合型服務,其他國家表示他們還需要訓練人才,才能夠確保提供整合型的服務。在聯合國 131 個會員國中,約有 64% 的國家表示他們有計畫提升高齡者專科和高齡者學專科的學生數量和人才培訓,另外有 73% 的國家表示他們有身心障礙輔助或協助的政策,但在低收入國家,約只有 37% 有這樣的政策或專案。在聯合國十年計劃中,也因此提供各種建議,例如針對失智症的整合型服務應該是如何,針對有 HIV 的長者又該如何照顧等。

第四項行動指標是提供長期照護給每個需要的長者,約有 78% 的國家表示他們有長照政策,比 2020 年的 67% 增加一些,但是只有 34% 的國家表示他們有足夠資源去推動長照服務,最大原因是財務困難, 僅有16% 的低收入國家有提供長照服務。類似於第三個指標,要推動長照服務,首先還是要訓練人才,不論是醫護人力、家庭照顧者或義工,越多人受過訓練越好,增加服務安排的彈性。長照中的另一環,安寧療護,也僅有 65% 的國家表示他們有相關政策跟服務,其中低收入國家中只有 25% 有安寧療護,遠低於高收入國家的 81%。為了要開展新的服務模式,滿足不一樣的需求,政府也應考慮遠距醫療、社區醫療、或者居家照護等不同模式,提高服務的可近性,長照也必須包含其他相關服務,例如口腔檢查、呼吸治療、心理衛生等,兼顧預防與治療。

四、 總結
以下列出9點發現與結論:第一點是從2020 開始採用該計畫後,越來越多國家在高齡者友善城市或者輔助設施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第二點是資源分配方面仍然不足,大約三分之一的國家有分配資源到四個行動區域 (對抗高齡歧視、高齡友善環境、整合型服務、與長照)。第三點發現是服務種類以及服務提供者多元化,從小型社區服務到跨國服務都有。第四點發現是十年計畫提供一個完整的建設架構,越來越多單位投入,但跨單位合作的效果仍須加強。第五點發現是許多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國家,缺乏相關資源去提供整合型服務,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低收入國家有緩和醫療。第六點發現是十年計劃對於各國家的法律制定也有發揮作用,因為是來自聯合國的決議,因此許多政府願意承諾會去達成。第七點是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會加強注重利用指標去監督和評估進度,彌補永續發展目標欠缺高齡者的部分。第八點是促進高齡族群的參與,以及不同單位一起推動這個十年計畫。第九點是利用合作的力量,去加速行動,讓成效不錯的項目可以增加廣度跟深度,服務到更多人。

奠基於這份 2021-2023報告,聯合國也開始準備下個2026年度的報告,目的一樣是減少歧視,增加高齡族群居住在高齡者友善地區,增加整合型的健康與社會服務,增加高齡者長照的補助,預期在2026年針對10個重要指標,進行測量與評估,這樣就可以當作基準,決定 2029 年之前要達成什麼目標。
李蔚貞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