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生醫健康> 全球遠距醫療成長機會
全球遠距醫療成長機會 Global Telehealth Growth Opportunities
2023/06
Frost & Sullivan
www.frost.com
ㄧ、遠距醫療介紹與市場動態
(一) 應用範疇
遠距醫療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其範疇涵蓋不同的醫療需求,例如:即時連結醫護人員與患者,提供快速的急救與評估,保證生命安全的初級急性護理,或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續且深入的專科照護藥物與病情管理功能。
而在認知行為治療等領域,遠距醫療不僅是診斷工具,更是一個深化治療的平台,尤其在認知行為治療等領域。此外,遠距醫療的應用範疇亦可擴及至孕婦的全程照護、術前與術後指引與關懷,以及日常生活中健康維護。

(二) 分類
遠距醫療的發展非常多元,依照解決方案類型可以分為:透過視訊或語音,模擬實體諮詢,提供皮膚病或心理健康遠程諮詢的虛擬看診(Virtual Visits, VV);重視即時監測特定的生物指標,及時掌握病患的健康狀態的遠距患者監測(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RPM);以及用軟體或行動應用程式為核心,為心理、行為或慢性健康狀況提供創新醫療的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還有專為老年人和特殊需求病患打造的個人緊急救援系統(PERS),其所提供的裝置確保病患在緊急狀況時可以迅速救援。

(三) 對遠距醫療的需求
在全球面臨醫療人力短缺的情形下,遠距醫療可利用虛擬護理服務與遠程病人監護,減少病房的照顧壓力,釋出更多時間與資源用於患者治療。同時,考量到醫療費用及家庭的經濟負擔,數位醫療不僅有助於節省醫院的人力與間接成本,還可以解決不均等的醫療保健取得權問題。另外,遠距醫療亦可讓住在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短缺的人群,也能享有平等取得醫療服務的機會,進而改善貧富不均造成的醫療障礙,讓更多人能享有優質的護理服務。

(四) 市場驅動力
驅動遠距醫療市場成長的主因有:遠距醫療使老年和殘障人士在家中即可獲得醫療服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30年慢性病患者將占全球人口56%,遠距病人監控將成為有效管理慢性疾病與減少再次入院的優異工具;遠距醫療將初級及非急性的診療轉移至虛擬診療,能有效緩解醫療系統的壓力;遠距醫療亦能支持醫護人員,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地區提供醫療服務。另外,隨著製藥公司加強在數位療法的投資,這將進一步驅動遠距醫療市場的發展,使其規模與影響力達到新的高峰。

(五) 限制
遠程醫療的發展仍面臨多種限制。首先,保險與核銷課題,缺乏統一規範使醫療核複雜且不透明。其次,數位療法的成效緩慢,尚未在各大疾病領域普遍化。而鄉村地區的網路設備不足,以及數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也嚴重影響遠程醫療的實施。最後,病患資料的安全性與互通性問題,更對遠程醫療的推廣與接受度造成阻礙。

二、遠距醫療應用領域成長趨勢分析
(一) 虛擬看診(Virtual Visits, VV)
醫護人員過勞與醫療資源短缺,使虛擬看診在疫情後,逐漸顯示出其重要性。這使得醫療機構、科技公司、保險公司等在內的組織紛紛投入。在急診護理方面,急診部的虛擬平台能即時評估病患狀況,降低非必要的住院,節省成本與時間,且醫生亦能透過虛擬看診平台,即時為心臟及中風病患提供專業評估。

近期醫護場所正逐漸從醫院轉移到居家,也帶動「虛擬優先」的概念興起。美國因應疫情,允許透過虛擬看診持續開出藥物處方至2024年。同時,電子健康照護可為病患提供更公平、便捷的服務,確保每一位病患都能獲得適切的醫療支援。

(二) 遠距患者監測(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RPM)
遠程病患監控(RPM)能克服醫療服務可及性的挑戰。醫護人員能透過RPM遠距追蹤與管理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例如美國Providence與Cadence合作,結合遠距監控及虛擬護理以優化慢性疾病照護。未來,預計RPM之應用範疇將會逐漸擴張至心理及兒科健康等領域。

醫療級穿戴設備日漸普及為RPM發展的關鍵。這些設備能及時檢測生命體徵,以提供更為合適的醫療服務。另外,由於RPM會生成大量數據,因此強化數據的安全性以及發展合適的AI分析工具將成為RPM領域關注的議題。

(三) 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
數位療法(DTx)在醫療機構逐漸受到重視。DTx能提供真實醫療證據,亦有助於降低醫療成本和風險。預估未來DTx 在疾病管理中的應用將獲得更多的採用,以支持生物製藥公司解決患者的慢性病問題。在適應症方面,儘管近期業者密切關注DTx於神經與精神病學的治療功效,但預估未來心血管、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適應症之DTx將繼續成長,且腫瘤學、兒科和肌肉骨骼護理等適應症也將有更多DTx產品進入市場。

(四) 個人緊急救援系統(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PERS)
當老年人及殘障人士跌倒或遇到緊急狀況時,個人緊急救援系統(PERS) 提供了緊急警報系統,確保他們能夠及時獲得援助,降低健康風險。到2030年,每6人中將有1人年滿60歲,這使得Bay Alarm Medical、ADT等公司,都致力於PERS的發展,以迎接未來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移動式個人緊急應對系統(mPERS)因其無線連接及高度的流動性,讓使用者不論在家或外出皆能得到緊急援助。Essence Smartcare推出了全球首款5G支援的mPERS,同時結合語音啟動的緊急呼叫功能,提升老年照護的效能。Connect America整合了PERS技術、遠程病患監測及藥物管理,打造出高效且便利的緊急反應平台。

三、創新案例介紹
(一)虛擬看診應用程式
代表性廠商:Babylon Health
Babylon Health藉由虛擬看診應用程式,提供全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護士、心理健康專家和藥劑師等的各種醫療建議、轉介、病假單和處方箋,能為各種病況和疾病,提供方便快捷且全年無休線上看診服務。

目前Babylon Health已經與Bupa保險公司的合作關係延長三年,並透過其遠程醫療服務為Bupa保險的230萬英國健康保險客戶提供服務。其發展重心為價值導向護理(Value-Based Care,VBC),同時不斷增加VBC會員數量,藉此改善醫療利潤。

(二)遠距患者監測平台
代表性廠商:Biofourmis
美國Biofourmis公司提供醫療服務提供者、醫療系統以及從事居家醫療、過渡護理和數位疾病管理的機構一系列可擴展且可配置的軟體、平台和設備等的虛擬和居家護理服務。它可以和電子健康紀錄(EHR)系統無縫整合,並使用AI導向軟體和先進分析技術來管理疾病。

Biofourmis在2022年D輪融資中籌得3.2億美元,並與中外製藥公司合作,專注於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虛擬護理,來照護因子宮內膜異位症而疼痛的病人。其發展重心是利用科技與數據的力量來提供創新的虛擬護理解決方案,降低醫療護理的地理與時間限制,並與相關企業合作,使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適切的照護。

(三)電玩遊戲數位療法
代表性廠商:Akili Interactive
Akili Interactive的產品為EndeavorRx,是一款主要針對8至12歲、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混合型ADHD的兒童遊戲治療方案,同時亦是首相獲得FDA許可的電玩遊戲治療處方。其透過特定的感官刺激與同時給予的運動挑戰,訓練控制注意力的大腦神經系統。

Akili Interactive最近與Roblox合作,成功透過EndeavorRx平台開發出針對ADHD兒童的視訊遊戲治療處方。其發展重心是結合科技與醫療,提供生活中有認知障礙的兒童新型遊戲數位療法。

(四)個人緊急救援系統
代表性廠商:Connect America
美國的Connect America的產品是一種結合GPS、跌倒檢測和數據分析功能的室內和移動系統,能夠一鍵式提供緊急救援。它利用先進的PERS技術,對使用者的狀況進行即時監控和數據分析,並具備跌倒檢測功能。對於長者或身體不適者來說,這些功能可以及時提供需要的幫助,提高生活品質。

Connect America近期推出了專為居家護理服務設計的CareSage分析與報告平台,並且正在積極推動其在醫療組織中的應用。其發展重心在於創新和業務發展,著重於結合PERS技術、遠程病患監控(RPM)和藥物管理的整合平台,提供更好的居家護理服務。

四、成長機會
(一) 以價值為基礎的護理模式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全球有超過25%的人口難以獲得基本醫療服務。遠距醫療能克服前述障礙,提供即時醫療服務,而廠商也可以在社區中心、學校等公共場所擴展服務,讓更多人能方便使用。RPM、DTx能提高護理品質和效率,廠商則可透過合作夥伴關係與併購來增加價值導向護理的投資。此外,增強病患參與度及提供給老年人價值導向護理也是重要的成長機會。

(二) 5G將成為遠距醫療推動的關鍵
美國政府的網路補助、5G的普及以及智慧手機的廣泛使用有可能解決數位鴻溝的問題。電信公司,如Verizon和AT&T,透過夥伴關係和投資,促進了遠程醫療的發展,使其成為解決網路硬體問題的關鍵工具。

(三) 自閉症患者醫療需求
隨著全球自閉症案例的增加,患者和家庭因為過長的距離、治療費用以及專業醫護人員的不足等問題,面臨無法妥善照護病患的挑戰。各大業者以目前醫療系統的缺口做為擴大服務的成長機會,提供虛擬諮詢,培訓家長和教師進行應用行為分析治療的遠距醫療服務。

(四) 遠距醫療工具整合
居家照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整合式虛擬照護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各種遠距醫療工具,如虛擬問診、遠距病患監控和數位治療,已能透過網路相互連結與整合,支持醫療服務改善提供強力的支持。因此,許多供應商正在轉向合作夥伴關係或以併購方式實現遠距醫療工具的整合,或是專注於開發整合式遠距醫療解決方案。
黃聖筑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