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是福還是禍?
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是福還是禍? Natural Resources in Latin America: a Blessing or a Curse?
2021
Statista
https://www.statista.com/study/83978/latin-america-a-natural-resource-economy/
農業、礦業和石油是拉丁美洲的主要產業;然而,採掘活動會使該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瀕臨毀滅。永續性成長需要永續性的管理,代表需要使經濟多元化,以避免過度依賴商品,且需要承擔環境責任,並確保職業安全標準。因此,分析每個國家與自然資源的相關性非常重要。該報告透過使用國際礦業和金屬理事會所制定的貢獻指數,並對其進行調整,以評估一個國家對農業、礦業和原油的依賴程度,其 4 個主要評估指標如下:

1. 租賃對國內生產總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的貢獻:為淨產值占該國 GDP 的百分比,代表產業在處理正常成本後的盈利能力。
2. 生產對 GDP 的貢獻:為按總產值占該國 GDP 的百分比,衡量相對於經濟規模的生產規模。
3. 出口貢獻的變化:為該國 2010 年和 2019 年出口貢獻指標之間的差異,其目的為評估產業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在這十年中增加或減少。
4. 對出口的貢獻:為一個商品的出口價值,占該國總出口價值的份額,代表了產業相對於其他生產活動的規模。

在農作物方面,厄瓜多和阿根廷的指數均超過70分,為拉丁美洲最依賴農業的國家。其中生產和租賃在 GDP 中的占比,提高了厄瓜多的指數,顯示其對農業的依賴,與價值鏈的製造業有更緊密的關係。與此同時,由於國際市場的銷售,大幅推動了阿根廷對農業的依賴,顯示阿根廷的出口附加價值較低,或者不像巴西那樣與其綜合工業一體化;近幾十年來,大豆對一些南美經濟體的重要性不斷增加,改變了整個子區域。例如巴西約有 3,700 萬公頃的土地為大豆田,且大部分集中在西部、阿根廷的東北部和彭巴草原,目前大約有 1,700 萬公頃的土地種植高蛋白油籽;在巴拉圭中,其農業除了依賴較大的鄰國,也依賴於南錐共同體 (Mercado Común del Sur, MERCOSUR) 貿易集團的盟友。巴拉圭大部分的產品,在到達國外目的地之前,都會經過阿根廷沿海地區,且巴西的生產商還常常從巴拉圭更便宜的土地中獲利,並將區域的生產拓展到國界外。對於咖啡,其在 1800 年代初即成為該地區經濟的基本要素。在巴西,歷經 1929 年股市大崩盤後,咖啡隨即從配角變成主角,甚至將聖保羅從一個鄉村小鎮,變成了現在南半球咖啡生產最大的城市;然而,巴西經常面臨乾旱,導致農作物減產。與此同時,哥倫比亞的咖啡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打開知名度,而不僅僅是南美咖啡豆的知名品種之一。在 2007 年,歐盟對哥倫比亞的咖啡進行地理標誌認證,並授予安第斯國家獨一無二的品質標章。

在拉丁美洲,農業的拓張有時會犧牲其自然遺產。例如非法採伐的情況在巴西相當普遍。其主要動機與國家經濟有關,包含為農業和畜牧業建立新的耕地等。過度耕種威脅著許多重要的自然區域,例如大廈谷和潘特納爾濕地,甚至是亞馬遜雨林。其中亞馬遜雨林僅在巴西就占了一半以上,其他所橫跨的國家包括了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厄瓜多、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蓋亞那和蘇利南。農業是亞馬遜雨林砍伐森林的主要原因,將可能會產生可怕的經濟後果。此外,近年來人為森林火災的數量有所增加,雖這是一種在將土地轉為農場用途前清理土地的方法,但仍受到廣泛的關注與譴責,歐盟作為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已多次威脅要實施貿易制裁。整體而言,若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可能會導致抵制,而不是增加出口和長期利潤。

在礦業方面,智利在礦業貢獻指數 4 個指標中,有 3 個指標中獲得了最高分;然而,秘魯反而是拉丁美洲中最依賴礦業的國家,其中智利的銅業在 2019 年占該國礦業 GDP 近 90%,但是銅的生產與出口,在過去 10 年對智利經濟的貢獻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秘魯採礦業的重要性有所增加,特別是在貴金屬,因該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黃金和白銀生產國與出口國之一。

大多數地震和火山爆發都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上,而黃金可以在火山活動中形成。由於澳洲、墨西哥與秘魯等國家都位於太平洋沿岸上,因此擁有非常豐富的黃金。由於當金融市場不穩定的情況加劇時,投資者往往會轉向投資黃金等貴金屬,因此黃金生產仍然具有戰略意義。此外,在拉丁美洲,白銀在採礦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使秘魯和墨西哥成為領先全球的貴金屬生產國,且銀被認為是最好的導電體,被用於從硬體開發商到醫療技術領域等許多產業;在銅方面,其對智利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如同智利在全球銅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這種嚴重的依賴程度,遇到銅價下跌等情況時,有相當大的風險。智利的阿他加馬沙漠,橫跨了秘魯、玻利維亞與阿根廷邊界,其銅儲量非常豐富,且祕魯與智利相同,皆是銅生產的全球領導者。與此同時,由於銅經常需要在露天或地下開採,兩國的民間社會和環保組織,一直在討論如何以更安全和更永續地方式開採該自然資源,其中智利仍在爭論如何減少銅業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其用於從露天礦運輸金屬的柴油,是導致污染加劇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銅的鑄造和精煉過程,亦會導致溫室氣體的排放。

在採礦的過程中,拉丁美洲有許多國家都發生過悲劇,其敘述如下:

1. 墨西哥:2006 年 2 月,Grupo México 在 Nueva Rosita 城市附近所經營的煤礦,發生了甲烷爆炸,造成 65 名工人死亡,其中僅 2 具屍體被歸還給員工家屬。
2. 智利:2010 年 8 月,Compañía Minera San Esteban Primera 在阿他加馬沙漠的 Caldera 市,所經營的銅金礦井中,有 33 名礦工被困在地下近 700 公尺處,長達 69 天,但這些礦工皆在事件中倖存。
3. 巴西:2015 年 11 月,馬里亞納市一家鐵礦的尾礦壩發生故障,造成至少 19 人死亡,且污染物沿著數百公里的河道擴散,其中尾礦壩由 Vale 和 BHP 的合資企業 Samarco 營運;2019 年 1 月,Vale 在 Brumadinho 市經營的尾礦壩決堤,死亡人數估計為 259 人,另有 11 人失踪。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審計公司 TÜV Süd 的員工受到指控,因其在 1 年前對尾礦壩進行安全認證。截至 2021 年 2 月,Vale 已為 9,100 多名與災難有關的人支付了總計超過 24 億美元的賠償金。
4. 祕魯:2019 年 7 月,Doe Run Peru 在 Huancavelica 市經營一座銅礦的尾礦壩發生故障,導致污染物沿著連接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雨林的曼塔羅河外溢;2019 年 12 月,政府當局指控 Doe Run Peru 怠忽職守,導致 3 名員工在尾礦山體滑坡中喪生。該公司已於 2009 年進入清算階段,並於 2020 年初結束經營並出售所有資產。
5. 哥倫比亞:2020 年 4 月,Cucunubá 市一座煤礦因瓦斯累積導致爆炸,造成 11 名工人死亡,並有 4 人受傷。此外,在事故前一天,San Cayetano 市另一座煤礦發生爆炸,導致 6 名礦工死亡。

在原油方面,委內瑞拉在貢獻指數 4 項指標中,都獲得了最高分,顯示其經濟幾乎依賴於原油產業,也因此在 2010 年代初期,油價下跌和政治動盪是 爆發毀滅性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厄瓜多為拉丁美洲第二大最依賴原油產業的國家。原油對該國的出口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占 2019 年貿易總值近 40%,其淨生產收入亦占 GDP 7% 以上;在巴西和墨西哥中,都有國有的原油企業,分別是 Petrobras 和 Pemex,且這 2 個企業皆發現大量新的原油。其中巴西在其海岸線附近的大西洋海底的鹽層下發現大量儲量。墨西哥則是在 2019 年底,宣佈在塔瓦斯科州發現了石油,為該國 30 年以來最大的發現。此外,在 2021 年 3 月,總統 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 亦宣佈在塔瓦斯科州發現了另一個大型原油儲存區;然而,由於巴西與墨西哥經常發生腐敗醜聞,以及涉嫌篡改政府記錄,限制了原油產業的潛在發展,但原油和化石燃料占墨西哥能源供應的 90% 以上,僅原油就占其中的三分之二。但在巴西,水力發電亦是另一個重要的能源,全球第二大的水力發電廠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和巴拉圭邊界的巴拉那河上。此外,生物燃料的廣泛採用,以及巴西東北部的風力發電場,也為其更大份額的可再生能源做出了貢獻;在厄瓜多,儘管原油的貢獻指數得分很高,但厄瓜多嚴重依賴原油以外的能源;阿根廷在所分析的國家中,以原油為基礎的一次性能源中所占份額最小,僅 34%。

拉丁美洲擁有許多自然資源,雖其使用是有利益的,但保存自然資源仍有其必要性。因此,這些資產是該地區發展,並持續追求利益與永續性之間平衡的機會。整體而言,分析使用自然資源的關鍵產業,與其對該地區的影響後,其結論敘述如下:

1. 大豆需求激增導致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也加劇了森林砍伐。
2. 巴西仍然是主要的咖啡出口國,但哥倫比亞正在引發激烈的競爭。
3. 儘管礦井和尾礦壩發生數起致命事故,但拉丁美洲的採礦業仍未受到嚴格審查。
4. 巴西和墨西哥等國近期發現新的油田,但國有企業卻受政府干預和腐敗醜聞的嚴重影響。
5. 在委內瑞拉,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量,但由於管理不善,其原油產業在國內外都處於失敗狀態。

陳志維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