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2022年聯合國電子化政府調查:數位政府的未來
2022年聯合國電子化政府調查:數位政府的未來 E-Government Survey 2022: The Future of Digital Government
2022/09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DESA)
https://desapublications.un.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2022-09/Web%20version%20E-Government%202022.pdf
數位科技正快速改變人類生活、工作及溝通的方式,如同在公部門裡,政府(Government)及電子化政府(E-Government)的政策、機構、策略和工具之間已經沒有清楚的區別。隨著數位政府的發展,全球公共行政部門及機構在結構上及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動態關係都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轉型。該報告的這些觀察是來自20年對聯合國電子化政府調查(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架構的分析研究及趨勢觀測。雖然幾乎每個國家都投入在數位化過程,但不是所有國家都達到了相同的發展程度,而當所有層級的機構都致力於現代化及數位轉型,其方法及成果差異甚大,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透過電子化政府的發展獲得相同的永續發展成果以及對社群的益處。而COVID-19疫情進一步暴露出電子化政府在國家之間及國家內各區域之間的分歧。

聯合國電子化政府調查(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是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 DESA)從2001年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的調查報告,該報告被普遍認可為用來做為公部門數位化過程中監管機制及引領數位化架構的工具,而且是具有價值的衡量及發展工具。該報告主要是作為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員、學術界、人民社會團體、私人公司及其他在永續發展、公共行政管理、數位政府及資訊通訊技術領域的實踐者及專家等作為領域發展的參考內容。2022年的報告是此系列報告第十二版報告,其進一步提供從早期2000年代時傳統的科技官僚電子化政府方式轉變到以政策為導向、以數據為中心及政策驅動的數位發展議程,也進一步描繪電子化政府如何從少數高收入國家擴張及進化到全球所有國家的改變。

該報告的前三個章節討論以經過測試及被接受的電子化政府發展指標(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dex, EGDI)進行發展評估及呈現全球、區域及當地電子化政府的趨勢;第四個章節聚焦在複合數位社會裡不讓任何人被落下,強調電子化參與及開放政府資料的重要性;最後一個章節則是檢視驅動未來數位政府永續發展的關鍵趨勢及創新內容。
一、全球及區域趨勢
全球平均EGDI值在2022年些微上升,從2020年的0.5988上升至0.6102,主要原因是在電信基礎設施的進步。歐洲仍然是電子化政府發展的領導者,其平均EGDI值為0.8305,緊接著是亞洲(0.6493)、美洲(0.6438)、大洋洲(0.5081)及非洲(0.4054)。大洋洲的EGDI值自2016年以來首次下滑,主要原因是大洋洲過去兩年在電信基礎設施指數(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Index,TII)的平均值下滑了29%。儘管在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對服務傳遞的數位科技產生依賴,但在公部門的數位轉型尚未實現。對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區來說,政府提供的線上服務還是以健康、教育及社會保護為主要重點。另不少國家開始提供允許使用者線上申請社會保護計畫及產前照護、孩童補助、退休金、房屋及食物津貼等社會福利服務。在2022年的調查中總共調查了22項線上服務的狀況,以地區來說,歐洲平均提供最多種類的線上服務(19項)、接著是亞洲(17項)、美洲(16項)、大洋洲及非洲分別都是12項。

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加強電子化政府發展的體制及法律架構,大部分的國家都有國家電子化或是數位政策略,以及針對網路安全、個人資料保護、國家數據政策、開放政府資料以及電子化參與的相關法令。個人及企業也逐漸開始可以透過線上平台與公共機構互動,獲取與資訊自由相關的法令資訊以及取用公開的內容及資料。儘管數位化政府的發展趨勢象徵著穩定的成長及進展,在許多領域都達到顯著的進步,仍然有許多挑戰值得關注。COVID-19疫情加劇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s),目前有超過30億人口生活在EGDI值低於全球平均的國家,大部分國家集中在非洲、亞洲及大洋洲。非洲的54個國家當中只有4國家的EGDI值高於全球平均,其他國家的EGDI值甚至明顯偏低。若沒有採行目標性及系統性方法協助低收入、中低收入國家或是處於特殊情境國家,例如最低度開發國家(LDCs)、內陸開發中國家(LLDCs)以及小島嶼開發中國家(SIDs)的情況下,國家之間的數位落差會持續存在且很有可能加劇。

二、地方電子化政府(Local e-government)
在聯合國發布的「我們的共同議程」(Our Common Agenda)報告及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SDGs)中確定了城市在推動國家及全球變革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的關鍵作用。首份針對地方電子化政府的先導研究是在2018年開始,而在2022年的研究架構中,以地方線上服務指數(Local Online Services Index,LOSI)評估過去兩年在地方電子化政府取得的進展,其評估的對象是193個聯合國成員國國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另外,該報告第三章亦根據86項LOSI指標以及最近一期地方政府調查問卷(Local Government Questionnaire)的結果進行詳細分析,LOSI主要的發現有:
(一) 平均LOSI值有所增加,從2020年的0.43成長到2022年為0.51。
(二) 人口數越多的城市整體的LOSI值也較高,這個相關性可能是因為這類城市通常有比較多的重要資源。
(三) 在財富水準合理的城市之中,人均GDP及LOSI值之間並不一定存在直接對應關係。
根據該報告之研究分析內容指出,制訂完善的地方電子化政府策略可以促進及增強永續的地方行政管理、新技術的整合以及應對公部門挑戰的能力,例如應對疫情挑戰及實踐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能力。

三、複合數位社會
儘管電子化政府的發展在過去二十年來有很大的進展,但是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而最容易接觸到電子化政府的群體通常可以從顯著進步的電子化政府中受益,然而許多貧窮及最脆弱的人群則是被拋諸腦後。當政府持續將公共服務的傳遞模式從傳統方式轉型到數位模式的時候,那些並非旨在促進包容性的服務可能不會被弱勢族群充分利用,進而剝奪了該族群在複合數位環境中享受更好服務的權利與機會。對於電子化政府倡議的設計及實施如何影響不同性別、年齡、能力及收入水準的人仍未有足夠的了解,對該如何處理排除性及歧視的需求之認知也不夠。造成不確定性的主要原因是數位落差並非一成不變,脆弱性是一種變動狀態,而且風險因素列表並不總是足以辨識那些人是真的有需要以不同方式取用及利用服務的需求。另包容性設計包含電子化包容性(E-Inclusion)是不讓任何族群落後的重要因素,主要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到排除性(Exclusive)的存在,最主要是因為觀念和解決方法是由偏見所造成而不是以客觀的數據證據所驅動。

該報告第四章分析探究在確保沒有人被數位轉型拋諸腦後的過程中會遇到的挑戰與契機,該報告建議將”不讓任何人掉隊”作為指導電子化政府及公部門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重要操作原則。在政策與監管方面,政府應該採取包容性設計(Inclusion by Design)、包容優先(Inclusion First)等策略以因應全球採用數位化、數位優先等趨勢。在COVID-19疫情期間吸取的重要教訓之一是,未來將會是複合式的社會而非全然數位化,因此目前最主要的目標並不是數位發展,而是如何透過數位化協助人類的發展。綜合前述,需要一個具有包容性的綜合數位/模擬生態系,促使及維持具包容性的電子化政府發展,才得以讓每個人都從中受益,不讓任何人掉隊。

四、數位政府的未來
該報告的第五章節聚焦在數位化趨勢,並點出持續削弱發展努力的挑戰,為未來的數位政府提出觀察及預測。通往數位包容與永續發展的路徑仍充滿障礙與不確定性,特別是在非洲、最低度開發國及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對許多開發中國家及處在特殊情況的國家來說,全面數位化是一場大規模且複雜的挑戰。在沒有適當的機構支援、資金、規範、政策及策略的情況下追求數位轉型可能導致失業、不平等加劇以及資料隱私及安全等問題。2022年的調查使用全球平均EGDI值作為測量數位落差的替代指標,研究指出聯合國成員國大約有45%的總人口(約35億人)仍然是落在後面的。在非洲,54個國家中有50個國家(占該地區95%的人口)的EGDI值低於於全球平均,大洋洲的12個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有11個國家也是屬於落後狀況。

私人公司在數位轉型發展上已經領先了數年,而COVID-19疫情更是大大加速數位轉型的發展,迫使產業及公司採用了新的數位科技增進服務傳遞、提升生產力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緊急公衛危機帶來的改變。私人公司加速發展的數位化服務,使得人民期待更具效益的公部門服務。另疫情加強了公部門必須加緊趕上私人公司的必要性,並吸引更多人才及更新人力技能。在過去數十年,各國政府被迫變得更加創新、足智多謀、有效率,並更具策略性及主動性的為數位轉型做出貢獻,以支持建立具有永續性及數位韌性的社會。
李家緯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