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荷蘭減緩氣候變遷的長期策略
荷蘭減緩氣候變遷的長期策略 Long Term Strategy on Climate Mitigation, The Netherlands
2019/12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Climate Policy, Netherlands
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LTS1_Netherlands.pdf
一、簡介
減緩氣候變遷是當務之急。根據國家氣候法案,荷蘭需要實踐2050年實現碳中和,代表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95%。這是未來30年的艱鉅任務。荷蘭在許多領域已經積極進行轉型努力,並將在未來幾年加快步伐。此外,荷蘭和世界各地的發展表明,永續環境的改善和經濟增長可以齊頭並進。荷蘭在轉型過程中仍將面臨諸多挑戰。為了確保做好準備,現在是考慮過渡的長期策略的好時機。

國家長期策略的制定遵循歐洲多項協議,來達成《巴黎協定》中的目標,以使歐盟盡快實現碳中和,並建立一個基於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能源系統。荷蘭的氣候法案規定了2050年的目標和2030年的中期目標,以及特定行業目標。《氣候法案》、《氣候協議》和《氣候計劃》闡述2030年的關鍵步驟和長期轉型的社會抱負和觀點。在荷蘭,政策主要由聯盟和氣候協議決定。國家能源和氣候綜合計畫(NECP)符合歐盟為國家長期戰略設定的許多要求。本文描述荷蘭的現行政策和擬議政策、解決方案和過渡期的主要挑戰,並總結了政策影響和後續措施。

二、現行的長期政策
荷蘭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和巴黎協定的締約國。因此,它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遠低於2°C和碳中和的全球目標。
(一) 氣候法案
2019的《氣候法案》規定政府必須每年通過氣候備忘錄向議會報告氣候政策的進展,《氣候法案》規定,2030年荷蘭的碳排需比1990年減少49%,超過了當前的歐盟減排目標。通過採用《氣候法案》,荷蘭選擇關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能和發展可再生能源被認為是過渡期間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標。

(二) 氣候計劃和氣候協議
氣候計劃為荷蘭未來10年氣候政策的主要原則,涵蓋氣候變化、技術發展、國際政策發展和經濟影響的最新科學見解。作為氣候協議的一部分,荷蘭的綜合知識和創新議程(IKIA)列出了所有部門的社會和技術創新優先事項,其中包含短期開發和長期研發的創新挑戰。通過實現創新,長期將降低轉型成本,並有助於提振荷蘭經濟。

(三) 能源系統轉型
可持續能源系統比化石燃料系統需要更多空間(如風力發電), 轉型將使城市和景觀發生巨大變化。這需要仔細的決策。只要過渡仍未完成,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將繼續並存。

(四) 能源系統與空間整合
實現各種能源的系統集成,更有效地利用基礎設施發電, 可再生燃料的生產以及二氧化碳的捕獲和再利用也有助於進一步整合能源系統。荷蘭正在為系統轉型做準備,主要涉及區域供暖、氫氣和二氧化碳基礎設施。區域能源戰略 (RES) 繪製陸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區域,促進可再生能源空間整合的選擇。

(五) 永續能源
荷蘭想將綠色氫作為工業燃料,這項充滿野心的氫計劃,重點是擴大可持續氫的供應和基礎設施。綠色氣體也被視為工業原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並在太陽能和風能供應有限的情況下作為電源。

三、所有部門的長期方針
(一) 建設環境
創新計畫將用於開發概念和產品,以實現大規模、快速和廉價的改進。區域供暖將通過供熱網絡、電熱泵以及綠色氣體和氫氣來提供。

(二) 工業
通過創新、示範和試點項目結合的方式降低成本和開發減碳技術。在能源系統中引入緩衝、為建築環境提供供暖和生產可持續燃料。

(三) 交通及運輸
通過改善替代交通方案來減少汽車使用。另外,電動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將達到標準,並通過立法和補貼來增加氫、生物燃料和可再生合成燃料的生產。促進零排放汽車的購買和使用,通過零排放區、修訂貨車政策以及碳排放付費模式來減少高排放的車輛。通過創新計劃致力於行為改變、數位化和提高電池技術。

(四) 農業和土地利用
開發農業過渡的解決方案,畜牧業將使馬厩無排放、改變動物飼料和改進糞便處理。溫室園藝領域將實現節能、產生可持續能源以及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改變食品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以減少食品浪費,增加植物性食品攝取。擴大自然面積、限制森林砍伐、種植新樹木,增加農業土壤中的碳捕獲。

四、荷蘭政府長期政策的戰略挑戰
(一) 為社會創造一個有吸引力的前景:氣候政策對荷蘭經濟和生活環境,公民和企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必須應對社會公平面的挑戰。

1. 勞動力市場:減輕勞工社會風險,如依賴化石燃料的部門的失業問題,需確保勞動力的培訓機會,學校應確保學生具備正確的知識和技能,能有效應對能源轉型。

2. 綠色新政:至少 25% 金融預算應預留給氣候資金,並且將歐洲 2050年目標納入法律,在各級政府以及民間社會團體之間尋找新的合作方法。

3. 碳捕獲與儲存 (CCS):提供了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化學工業原材料的機會,並通過與生物能源的結合實現了負排放。

4. 改變生產過程和產品:氣候友好的產品將成為常態,例如節能電器。適用於公民的東西也適用於企業。獎勵企業的刺激性政策將提高創新和增長機會 。

(二) 加強跨境合作
《巴黎協定》中,所有國家都同意國家氣候承諾。然而,在各個國家,經濟仍依賴於具有不利氣候影響的活動,例如化石原料的提取或森林砍伐。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活動得以維持,為此,荷蘭其他國家開展合作。
1. 北海風電場或儲存二氧化碳:荷蘭高效的化石燃料生產設施可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快過渡到可再生能源的機會,而不會危及共同的供應安全。

2. 提供發展中國家氣候資金:通過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為其他國家的轉型做出貢獻,也可為荷蘭的盈利模式提供機會。

3. 綠色氫聯盟:素食的需求、植物和樹木的需求量增加,循環經濟和可再生能源可幫助各國實現更可持續的土地利用。

4. 更永續的國際生產鏈:激勵消費者購買更永續的產品。歐盟的碳邊界調整使歐洲企業能以更加氣候友好的方式經營,而不必與來自低標準國家製造的產品競爭。

5. 國際運輸減碳:荷蘭正努力提高國際民航組織的減排目標, 關注可再生煤油的開發和升級。在國際航運方面,荷蘭正進一步落實船舶排放的嚴格度和新船設計要求,以便國際航運業將能夠實現長期目標。

6. 需要全球轉向負排放:碳中和的目標需要通過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來補償,即負排放。負排放可以採取多種形式,荷蘭的政策著重於在農田中捕獲二氧化碳,及種植更多樹木以利用植被捕獲二氧化碳。

五、歐洲政策影響
荷蘭支持歐盟的「歐洲綠色協議計畫」(European Green Deal),其核心是致力於跨部門綜合氣候和永續發展政策,同時關注其他政策目標和利益。對於荷蘭這樣的開放經濟體,選擇歐盟範圍的政策,跨境共同合作的力度越大,對整個歐洲的轉型就越有效。綠色協議計畫中的碳邊界調整可保護歐盟的公平競爭環境,同時為供應鏈的減排提供動力,非常適合歐洲加速轉型。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荷蘭選擇了逐步過渡,以避免對系統造成強烈衝擊。在荷蘭,氣候政策需要在未來幾年內徹底融入各部門政策及轉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中,鼓勵對氣候友好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阮讌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