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至2025年全球食品驗證市場預測
至2025年全球食品驗證市場預測 Food Certification Market - Global Forecast to 2025
2020/12
Markets and Markets
https://www.marketsandmarkets.com/Market-Reports/food-certification-market-82063283.html
由於對高品質的食品添加劑、成分和最終產品需求的增加,使食品驗證產業得以成長,且整個食品供應鏈中的利益相關者,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步驟都使用各種類型的驗證。此外,食品驗證對於評估食品安全控制的有效性相當重要,在某些情況下亦可作為預防措施。

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的數據,為了滿足對食品需求的增長,預計到 2050 年全球糧食產量需增加 70%,進而導致對方便食品和加工食品的高需求。全球食品產量的增加影響了食品驗證市場的增長,從原料採購到產品的食品安全控制數量都在增加,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也較偏好有取得驗證的食品,以確保其安全。提供食品驗證服務的主要參與者包括政府與私人企業,這些服務將提供給供應鏈中各個相關利益者,包含種植者、製造商、分銷商與零售商等。此外,監管架構影響供應鏈中各個層面,產品須符合不同食品監管機構所需的食品安全標準後,才會被銷售給最終消費者。

在驗證市場趨勢方面,第三方驗證為食品驗證市場的企業提供成長機會,因為其參與並協助企業與全球食品安全標准保持一致性,並能夠適應全球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食品製造商難以隨時追蹤不同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並與其保持一致性。因此,為使標準與食品驗證計劃同步,包括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 GFSI) 認可的計劃或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等第三方驗證,都提供了簡化且容易操作的流程。且這些第三方驗證機構亦獲得了 GFSI 和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 NSF) 等各種全球食品安全機構的認可。整體而言,通過採用第三方驗證獲得的主要優勢包括驗證機構和方案所有者是獨立的,透過機構間獨立運作能夠確保驗證過程的可靠度、能夠大幅度減少利益衝突和不公平的可能性,以及任何企業都能夠容易取得相關方案和標準。透過這些優勢,第三方驗證亦能夠創造品牌價值與在食品製造商中獲得消費者信任;在未來的食品驗證市場發展趨勢整理如下:
1. 透過追溯系統和食品驗證的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系統有助於評估食品供應鏈中的每個步驟,以確保從原料到成品的食品安全,並提供適當的文件作為後續召回產品的參考。食品驗證產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瑞士 SGS S.A.、法國Bureau Veritas S.A. 與英國 Intertek Plc 等,而對食品樣本進行的主要安全測試包括污染物和摻雜物檢測。
2. 對基因改良標籤的監管規定:在食品中添加基因改良成分,會增加消費者的擔憂。雖然美國政府已宣布基因改良作物是安全的,且基因改良成分的標籤是非強制性的;然而,歐洲的歐盟食品安全域性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已實施嚴格的規定來限制食品中的基因改良成分含量,對食品貿易造成了挑戰。由於快速檢測方法被用於摻雜物篩查,隨著食品貿易和經濟自由化的興起,快速污染物檢測技術市場預計將因此而增長。
3. GFSI 的導入:消費品論壇 (Consumer Goods Forum, CGF) 旨在為供應鏈安全所需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供領導和指導。第三方驗證提供一致性和成本效益、減少衝突、增加最終消費者的信心,並有助於向他們提供安全的食品。
4. 用於報告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和飼料快速警報系統 (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RASFF 是為了幫助食品和飼料控制相關機構,提供一種有效工具來交流採取相關措施的資訊,以因應在歐盟發現的與食品或飼料有關的嚴重風險。這種資訊交流有助於成員國能夠更迅速地因應食品或飼料造成的健康威脅。在不影響其他共同體立法的情況下,成員國應在一些情況下,立即在快速警報系統下通知委員會,包括任何旨在限制投放市場、強制退出市場或召回食品與飼料,以保護人類健康並需要迅速採取行動的措施;與經營者的任何建議或協議,其目的是在自願或強制性的基礎上,以防止、限制或加強條件,使用可能有嚴重風險的食品或飼料;任何被歐盟內邊境的主管當局拒絕,對人類健康直接或間接風險有關的食品或飼料的批號、容器與物品。

食品驗證已成為獲得消費者信心和確保供應鏈各個階段食品安全的強制性要求。處理不當與複雜的供應鏈都可能增加食品污染的機會,使零售商對食品驗證的需求增加,以確保食品的安全和正確處理。零售商越來越需要符合 GFSI 計劃的驗證。因此食品製造商和供應商都正積極參與獲得 ISO 22000、英國零售商協會 (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 BRC)、食品安全品質標準 (Safe Quality Food, SQF)、國際食品標準驗證 (International Featured Standard, IFS)、HALAL、KOSHER 和無添加驗證等,敘述如下:
1. ISO 22000:該標準為 ISO 9001 的衍生標準,而 ISO 9001 是 ISO 的一系列標準。該品質驗證適用於食品鏈中的任何企業,從包裝製造商到實際的食品加工設施。ISO 22000 驗證向消費者保證,他們所購買產品的企業正與符合國際安全、品質與可靠性標準的供應商合作。一家通過 ISO 22000 驗證的製造商能夠確保產品在安全的環境中製造並符合標準。ISO 22000 為食品供應鏈帶來許多好處,例如確定和管理安全風險、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預防和糾正措施,以及減少或消除食品召回的風險。
2. BRC:BRC 是一項全球食品安全標準,初期從英國開始運作,以幫助食品產業滿足食品安全要求。隨著企業接近食品安全實踐,監管機構、消費者和零售商注意到對 BRC 驗證的需求。BRC 目前被視為最佳食品安全實踐的基準。大多數零售商現在都要求品牌食品製造商獲得 BRC 驗證。BRC 驗證有助於促進食品製造商、批發商和分銷商整個供應鏈的一致性,且有助於減少客戶審核的次數與滿足客戶對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BRC 被 130 個國家與地區的 26,000 多家驗證供應商使用,其驗證是透過全球認可的驗證機構網絡頒發。根據 2016 年發布的 BRC 報告,全球各個地區的 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擁有超過 18,531 個 BRC 食品安全驗證場所。BRC 驗證有利於食品製造商、原材料和配料供應商以及水果和蔬菜等初級產品的包裝商;然而,審核成本是導致驗證市場中企業越來越重視的關鍵因素。
3. SQF:SQF 已得到 GFSI 的認可,並受食品和原料製造商與供應商廣泛採用。 SQF 最初是為了因應農業和小型食品製造部門,對品質保證系統不斷增長的需求而設立,以使他們的企業能夠滿足監管食品安全和商業食品品質標準。SQF 適用於從初級生產到運輸和分銷階段,瑞士的 SGS 為 SQF 領導供應商之一。對 SQF 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為消費者對安全優良食品,以及食品品質符合適用食品法規的意識提高;然而,與 BRC 和 IFS 相比,SQF 驗證僅規定品質管理,並未規定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和良好的實踐方式。
4. IFS:IFS 驗證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食品,屬於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協議。零售商對 IFS 驗證的需求不斷增加,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消費者對食品品質、透明度和可信度的需求正在增加,將推動 IFS 驗證市場的增長,而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加,對 IFS 驗證的需求也在增加,並能夠減少零售商和供應商的審核成本和時間。大多數德國和法國零售商都要求獲得 IFS 驗證,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零售商,如奧地利、瑞士、義大利和波蘭等,還使用 IFS 驗證來符合品質標準。
5. 清真驗證 (HALAL):包含歐洲、加拿大、美國、中東、東南亞、北非和澳洲等國家地區,對 HALAL 的需求正在增加。HALAL 是全球食品貿易中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根據美國伊斯蘭食品和營養委員會所稱,目前全球 HALAL 食品市場價值每年近 6,350 億美元,美國 HALAL 食品市場則預計為 176 億美元。消費者越來越喜歡經過 HALAL 驗證的肉類產品,因其被認為是安全衛生的。由於採取額外的安全和衛生措施,HALAL 食品不太可能被交叉污染,這也是非穆斯林消費者較偏好購買 HALAL 驗證肉類產品的原因。隨著 HALAL 食品的快速增長和消費者的興趣,對 HALAL 驗證的需求預計將進一步增加。
6. 猶太食品驗證 (KOSHER):過去幾年對 KOSHER 產品的需求顯著增加。KOSHER 所提供的食品成分透明度是推動食品驗證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且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加,小型和大型製造商都專注於提供 KOSHER 產品。KOSHER 食品必須符合猶太法律的嚴格要求。因此,食品行業的包裝和生產運營正在審視產品,以滿足 KOSHER 的要求。KOSHER 將進一步吸引遵循限制飲食的消費者,從而推動市場增長。KOSHER 產品具有顯著的行銷優勢。因此,製造公司正在尋找經 KOSHER 驗證的原材料供應商。
7. 無添加驗證:無添加食品市場是食品行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主要生產商透過增加投資和與第三方零售商合作,將其現有產品線轉為不含過敏原的成分。消費者對天然和有機產品的偏好增加,是推動食品和飲料行業無添加驗證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然而,購買無添加成分和製造的成本,可能限制無添加驗證市場的進一步成長。以下為主要無添加驗證市場的介紹:
(1) 有機驗證:可幫助有機產品製造商提供溢價,以及進入快速成長的當地、區域和國際市場。美國農業部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對有機驗證食品進行監控和審計,以確保所驗證產品的農場或設施符合 USDA 的有機標準。根據 USDA 的數據,2015 年美國有機驗證食品市場價值為 430 億美元。
(2) 無麩質驗證:該驗證專為患有乳糜瀉或麩質相關疾病的消費者而設計。許多國家積極推動無麩質驗證計劃,是推動該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例如,歐洲乳糜瀉協會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Coeliac Societies, AOECS) 是一個由 35 個歐洲國家乳糜瀉協會組成的組織,提供無麩質驗證計劃,其中包括無麩質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標準,並為食品供應鏈利益相關者提供「Crossed Grain」標誌驗證。符合 AOECS 所提供無麩質標準的相關利益者可以此符號在全球推廣其產品。在 2013 年 8 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亦導入一項關於無麩質產品的法規,以確保產品在整個食品麩質含量的可靠度。
(3) 無過敏原驗證:根據食品標準局 2015 年關於標籤要求的報告,英國近 1% 至 2% 的成人,以及 5% 至 8% 的兒童患有一種以上食物過敏。將產品標記為「無過敏原」可顯著促進相關食品的發展,因其為易過敏的消費者提供明確的區分。由於對食物過敏的擔憂日益增加,各國監管機構都聲稱食品生產商在其產品上貼有適當的過敏原標籤。
(4) 素食驗證:即不含任何動物性成分的食品,如肉、魚、蛋、奶酪、牛奶或其他乳製品,被標記為純素產品。消費者已開始轉向純素食品,世界各地的素食人口正在以相當大的速度增長。根據 Food Revolution Network 2017 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與 10 年前相比,英國的素食人口增長了 350%。這些因素導致了各個地區對純素標籤產品的高需求。
(5) 非基因改良:除了歐盟和其他國家禁止基因改良作物種植和進口。俄羅斯於 2016 年 7 月亦禁止種植和進口基因改良作物,但用於科學研究的除外。在過去幾年中,這些實例促進了非基因改良驗證市場的成長。
(6) 其他無添加驗證:如無乳糖、無糖、無乳製品與無人工成分等。消費者對純素和彈性生活方式的增加,將激勵採用其他無添加驗證,如植物性和不含乳製品的驗證。對植物性驗證的需求歸因於快速增長的植物性食品市場。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動物福利與農業對環境的影響,進而使該市場得以成長。
8. 其他驗證類型:其他如食物安全管理系統 (Food Safety System Certification, FSSC) 22000、國際安全運輸協會 (International Safe Transit Association, ISTA) 與 GFSI 驗證等,其中 FSSC 22000 食品驗證為管理整個供應鏈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指南,且是基於 ISO 標準的 GFSI 認可的食品驗證體系。目前 140 個國家的 18,000 多個組織獲得了該驗證,以確保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地區方面,該報告將食品驗證市場區分為北美、歐洲、亞太地區、南美洲與其他,敘述如下:
1. 北美地區:2019 年該地區在全球食品驗證市場的份額近 24.7%,主要是受到北美國家政府對進口商品實施的嚴格食品安全法規所推動。美國在北美市場占主導地位,2019 年的份額為 86.4%,而美國政府也積極推動其他相關食品驗證,如 SQF、GlobalGAP、BRC、IFS、HACCP 和 ISO 22000。
2. 歐洲地區:歐洲地區於 2019 年主導著全球食品驗證市場,其份額為 37.9%。其中德國是歐洲最大的食品驗證市場,其次是英國,且預計將以 5% 的最高複合年增長率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增長。歐洲的食品驗證市場主要受到監管環境的推動,因其要求食品製造商採用 IFS 和 BRC 等驗證。
3. 亞太地區:中國在 2019 年的亞太食品驗證市場占主導地位,其份額為 29.8%。亞洲多元的飲食文化導致了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黑心食品事件的增加預計將推動中國食品驗證市場的成長。如在中國,為符合該國法規,必須獲得中國 HACCP 或中綠華夏有機食品驗證中心 (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 COFCC) 等驗證。此外,政府願意對基因改良生物、食品標籤和食品加工遵循的安全標準,來實施新的食品安全法,預計在未來幾年推動中國食品驗證市場的成長。
4. 南美洲地區:預計 2020 年至 2025 年該地區將以 5.2% 的 CAGR 成長。該地區的食品加工商或貿易商更願意從經過驗證的供應商購買產品,以確保安全和質量。嚴格的法規,特別是在發達國家,如巴西和阿根廷,為食品驗證公司提供了更廣泛的成長空間。此外,快速的城市化與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導致南美洲對包裝食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5. 其他地區:包括南非、中東和非洲其他地區。在中東等國家,由於有嚴格的食品安全驗證,消費者不會購買、使用不合格與非 HALAL 的產品、流程和服務;在阿拉伯,阿聯酋標準和計量局 (Emirates Authority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Metrology, ESMA) 為法定機構,負責監管產品和服務的安全與品質。食品加工商正著重於與 ESMA 保持一致性,以獲得 HALAL 標誌。
陳志維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