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糧食、農業和漁業生產力與永續績效的驅動力
糧食、農業和漁業生產力與永續績效的驅動力 OECD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 Drivers of Farm Performance
Sauer, J.; Moreddu, C.
2020/06/08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ttps://www.oecd-ilibrary.org/agriculture-and-food/drivers-of-farm-performance_248380e9-en
農場生產力和環境永續性可透過技術創新和變革、生產結構轉變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來提升。分析不同類型農場的生產力和環境永續性,憑藉經驗判斷增加永續生產力的主要條件與障礙從而提供政策建議。認識農場的異質性有助於設計有效政策,以針對提升農場績效,並了解生產力和環境永續性績效之間的協同作用和取捨平衡。該報告包含13個國家中不同農場類型的績效實證分析 (Empirical Analysis)。藉由實證分析結果,通過總要素生產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的等級評估算和年度技術變化率,可衡量關於不同技術類別的農場生產力表現。並利用每公頃的環境壓力指數以衡量農場群體的環境永續性,該指數包括化肥、化學品或燃料的使用強度、牲畜的飼養密度以及採用友善環境做法的機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與OECD農場等級分析網絡 (Farm-Level Analysis, FLA) 共同執行這項實證分析,旨在了解政策和其他因素對農場生產力和環境永續性的影響,該報告涵蓋的13個國家,其中包括9個歐盟成員國,總共33個農業案例,每個國家的農業案例數量從1個到7個不等。最具代表性的農場類型是酪農場 (9個國家) 和農作物農場 (7個國家),這些案例的實證分析著重於對不同技術的規範和估算,及使用多年農場數據進行農場類別辨識的模型。

技術類別評估中的農場分佈
大多數情況下技術類別評估中,各國不同技術類別的農場分佈不均。在33個案例研究的三分之二中多數農場 (超過50%) 屬於同一類。除澳洲之外,研究中的農作物農場比其他農場類型更趨於平均分配。酪農場的集中程度因國家而異,以澳洲和愛沙尼亞的集中情形最高。畜牧場分配不均的情況最明顯,這與澳洲農場類型的數量較多有關,但丹麥和英國的某些豬場和家禽農場的集中度也較高。挪威的養牛場有兩個不相同的類別,然而透過技術可達到非常接近的生產力等級。

不同類別的生產力表現存在差異或趨同
比較每個類別的生產力表現和技術變化,揭示將來在各個類別之間的生產力是發散還是趨同,以及如何運用當前技術快速實現趨同。若生產力最高的農場的技術變化率被持續評估高於其同類農場,則各類別之間生產力等級的差異會越來越大,這種差異趨勢主要顯現於農作物農場中,儘管在英國農作物農場的技術變革成長速度在中產類別明顯大於最高生產類別。其他14個畜牧場中情況非常多變,所有類別的澳洲綿羊場和愛爾蘭牛場生產力預期達到趨同。

廣泛採用最佳效能的技術可提高生產力
各國不同的生產力績效類別通常反映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其他限制,例如,表現較差的酪農場經常出現在充滿自然障礙的地區 (高海拔、土壤或氣候條件惡劣)。生產力提高在不同類別之間生產力差異較大的情況下特別明顯,但總體收益取決於不同類別上農場的分佈。如果所有農場均採用最佳效能的技術,比較所有樣本農場的平均生產力變化,澳洲和愛沙尼亞的酪農場以及澳洲的牛肉場擁有超過80%的高生產率變化。生產效率最低的類別在所有農場中佔比很小且收益最低,例如韓國水稻農場、英國養豬場和家禽農場,而其他類別採用最高生產力類別中使用的技術所獲得的收益,取決於該技術對於其他類別而言是否也最俱生產力。

有關國家和農場類型績效表現的驅動力
以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方法處理研究樣本,總體指數估算中變數的相對權重因為農場類型和國家與地區而異,結果解釋需要考慮指數組成,這反映數據的可利用性並且因國家而異,然而每個指數的核心組成都相同。多項指數的組成如下:
1. 農場結構指數,以公頃或動物數量與對家庭勞動的依賴程度反映農場的實際規模。
2. 環境永續性指數,反映低化學、燃料使用和低儲存密度的以及實踐環境永續性的作法,並衡量生產有機作物的可能性、農業環境計劃生產的金額價值與實施更具環境永續性的做法。
3. 創新合作商業化指數,反映投資、預期購入的新技術、土地投資、新活動 (農業旅遊、生物燃料、合同農業),有時包含要求使用特定技術的方法。
4. 技術指數,將資本、勞動和物質強度的各種指標以每公頃、每頭母牛或每名工人為單位分群。
5. 多樣性指數,使用赫芬達爾指數 (Herfindahl index) 反映生產的多樣性,該指數根據產出額度以及在某些國家農場中的其他活動 (如林業) 來衡量專業化程度。
6. 個人人力資本指數,反映農場管理者的性別、年齡、學歷和經驗。
7. 地點指數,顯示農場是否位於有利或具限制性的環境中。
8. 家庭指數,體現非農場收入的重要性、婦女在勞動力中的相對參與度以及其他相關的家庭特徵。
9. 財務指數,反映農場經營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規模、低負債水平和補助金。

指數估計生產力和環境永續性之間的關係,顯示每公頃耕作方式對環境造成的壓力,結果主要呈現負向關係,尤其酪農場、養豬場和家禽農場,反芻類的動物農場更甚。關於農場結構,生產力績效與農場結構指數之間呈現負向關係,表示最高生產力的農場比一般規模的農場更依賴僱傭勞動,反之,最低生產力的農場是小規模、家庭勞動力所佔比例較高,而最具環境永續性的酪農場和非反芻動物場通常規模較小,並且依賴家庭勞動力。創新農場透過投資新技術並開發新活動可達到更高的生產力,許多案例顯示創新的酪農場和畜牧農場的環境永續性低於平均水平,但有一半的案例也表明創新的農作物農場是最環境永續的。特別對於農作物農場和酪農場而言,使用資本密集型技術的農場擁有較高生產力,不過其他畜牧場並非如此。生產的多樣性與酪農場和畜牧場的平均生產力相關,高產的酪農場和畜牧農場的財務比率往往更穩健,農作物農場生產力和財務比率之間的關係多變,而環境永續農場的財務狀況通常較弱。




各國調查的結果摘要
澳洲
澳洲酪農場生產力與環境永續性關係為負相關,但是大多數農場維持在中等生產力並具有環境永續特質。高生產力的酪農場具創新性,對家庭勞動的依賴性低。與低生產力農場相比,高生產力的農作物農場僱用的勞動力稍多並在環境方面更具永續性。約86%農作物畜牧混合農場的生產力高,環境永續性比平均略低。羊牛肉混合農場都建立在高家庭勞動的基礎上,規模也很大。羊毛農場的生產力差異更大,最高生產力的羊毛場更具環境永續性。
捷克
捷克的創新酪農場可能有最高生產力,高家庭勞動力佔比和小規模的農場在環境永續性方面的程度不高,而高環境永續性的酪農場顯示出非常多樣化的生產結構,並位於低資本密集且較不受歡迎的地區。
智利
高創新的小型水果農場更可能有高生產力表現。依賴家庭勞動和小規模農場顯示其生產運營的環境永續性較低。
丹麥
與同業相比,丹麥的創新酪農場可能生產力更高。依賴家庭勞動和小規模的農場不一定有更高的環境永續性。創新養豬場相對生產力更高,高家庭勞動力佔比和小規模的養豬場具有較高環境永續性。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的創新酪農場生產力高。依賴家庭勞動的農場和小規模的農場表現出更高的環境可永續性。
法國
少數法國酪農場依賴家庭勞動,反而奠基於畜牧規模和土地本身,於分析中這些農場顯示一般的環境永續能力。
匈牙利
環境永續的農作物農場可能位於不受歡迎的地區,而高資本密集和低勞力與農場規模呈正相關。營運生產力與農場的規模、家庭勞動比例或所有權種類無關。
愛爾蘭
創新的酪農場有較高生產力,高家庭勞動力和小規模的農場在環境永續性等級高。農作物種植方面,創新等級與農業生產力存在正相關關係,最高生產力的農場較不仰賴家庭勞動,而是由於擴大耕種面積。高生產力的綿羊場依賴僱傭勞動和高度創新。
義大利
農作物農場的生產力與生產結構有關。環境永續性的農作物種植與經濟生產力無關。
韓國
韓國的稻米農場,家庭農業和小規模農場更具永續性,高環境永續的稻米農場有多樣化的生產結構,並可能位於低資本密集且不發達地區。


挪威
酪農場中,高家庭勞動力比例且小規模農場不一定顯示出較高的環境永續性。農作物種植以創新農場的生產力更高,高家庭勞動力和小規模農場有較低的環境永續性。專業養牛場即便具創新性並不會提高生產力,高家庭勞動力和小規模養牛場表現較低的環境永續性。
瑞典
創新農作物農場具有高生產力和環境永續的可能性較高。小規模的酪農場擁有更高的環境永續性,但是生產力明顯低於其他同業。
英國
創新酪農場生產力可能更高,家庭經營和小規模農場顯示更高的環境永續性。穀物農場的創新性和生產力之間高度正相關。對於農作物和畜牧業的混合農場,該行業中有近三分之一農場因為高創新所以生產力高,但環境永續性卻低。創新的養豬場可能有高生產力,小農場和家庭勞動佔比高通常顯示高環境永續性。75%家禽農場的生產水平一般並具有環境永續性。


陳芝云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