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研究開發的俯瞰報告-2020年日本科技創新政策的轉變:從科學技術基本法訂立至今
研究開發的俯瞰報告-2020年日本科技創新政策的轉變:從科學技術基本法訂立至今 研究開発の俯瞰報告書:日本の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政策の変遷2020:科学技術基本法の制定から現在まで
岩瀬公一、小山田和仁、原田裕明、日江井純一郎、前田知子、村川克二、吉田和久、吉田有希
2020/03
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研究開発戦略センター
https://www.jst.go.jp/crds/pdf/2019/FR/CRDS-FY2019-FR-03.pdf
日本除了面臨到人口減少、人口出生率下降與高齡化,以及全球環境與能源問題之外,尚需應對產業競爭力衰退等潛在危機,在在顯示科技創新的必要性。然而,在政府的財政日漸吃緊下,公共研究開發的投資總額停滯不前,今後的公共投資狀況是否增長亦令人存疑。因此,制定一套能夠最有效地利用資源的科學技術創新政策(以下稱STI政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日本政府以1995年制定的科學技術基本法為基軸,陸續訂立許多發展科學技術相關的政策與制度。然而,吾人對相關的政策與預算狀況卻未必能夠全盤掌握,其原因有二:第一,STI政策之間的相互關係複雜,例如在大學中拓展尖端研究及人力資源教育,再加上產業界合作及各公部門間的協調等工作繁雜,使得掌握STI政策的通盤狀況益形困難;第二,STI政策須考量的範疇急速擴大,隨著資通訊技術的進步,跨學科整合產生許多新興的研究領域,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與科學技術之間的交互作用增加,除了科技帶給社會的影響之外,社會對科技的期待與要求也不斷擴大。

在上述背景之下,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及研究開發戰略中心(CRDS)開始定期將科學技術各領域的研發進展與狀況整理成「研究開發俯瞰報告書」,供作政府在制定研發戰略時的基本參考資料。自本期開始的報告書,也將比照其他領域的報告彙整出STI政策的「俯瞰報告書」形式,俾使其成為規劃研發戰略與科學技術創新政策時的參考利器。

現行日本科技政策的實施是以「科學技術基本法」,及以其為基礎訂立的「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為核心。在1990年代,日本在經濟泡沫化後陷入長期停滯狀態,日元升值導致出口不利,再加上未來人口的高齡化及國際競爭白熱化等潛在危機,遂有「日本應該利用知識資源創造新的產業,使國家邁向長期成長,幫助人類解決所面臨的各種困難」之說興起,使所謂「科學技術創新立國論」盛極一時。在上述背景下,該基本法於1995年獲得朝野一致表決通過,且此法為日本首部明文規定政府需確保預算並全面促進科技發展之法律。在該基本法的基礎上,政府明訂「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以確保資金受到計畫性、全面性的運用,來發展各種促進科技發展的措施。

自1996年起,日本政府根據科學技術基本法每五年制定與實施一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至今已實施至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以展望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
觀察第一期至第五期的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變化,其範圍由研發系統擴展到對科技創新系統的著墨,並更具戰略性及優先性。在2016年展開的「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中,提及日本科學技術基礎研究力正在減弱,以及大學改革的進度落後等,為讓日本得以克服科技發展的弱項,完成「產官學界與全體國民攜手,打造世界最適合創新之國家」的願景。該計畫焦點擺在名為「Society 5.0」的諸多措施,其用意在於使日本超越世界一步實現「超智慧社會」,而該計畫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除了每年制定一份總和戰略之外,首次明訂便於管理計畫進度的目標值及主要關鍵指標。

此外,第六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諮詢工作已於2019年4月正式展開,為此,綜合科學技術暨創新會議(CSTI)成立了專門調查委員會並開始審查作業,且將在隔年(2020年)3月之前針對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設定之目標的實現狀況進行檢視,並將在2020年底完成的第六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草案內彙整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成果。

該報告亦針對最新的科研動向與課題進行分析,包括推動射月型研發制度(Moonshot)、改革研究環境、永續發展目標(SDG)的新階段等,其相關內容如下。
一、 射月型研發制度(Moonshot)的展開:
從2019年度開始,由內閣辦公室主導的「射月型研發制度」正式開跑,由政府設定具有野心的目標(即為射月目標)之後,自海內外募集各種相關研究創意,以實現該目標並著手進行研發。射月型研發制度的前身為在2013年至2018年推行的「革命性研究開發推進計畫(ImPACT)」,該計畫雖在短期內達成了若干劃時代的成果而受到好評,卻在下列兩個層面受到詬病:第一,不夠大膽且缺乏新穎性,讓人無從期待達成破壞性創新的可能性;第二,海外研究者的參與程度欠佳,國際間合作不足。射月型研發制度為了彌補上述不足之處,在其基本方針中訂立了若干原則補強。

於2019年初成立由7名專家組成的「遠景會議」,至同年7月31日止,共計召開4次會議,提出下列三項社會課題:快速創新以突破少子化與高齡化時代;全球環境的恢復及都市文明發展並進;以科學與技術之力開拓未知領域,並於2019年12月17至18日於東京召開射月型研發制度的國際研討會。另外在預算方面,射月型研發制度主要由文部科學省及經濟產業省以其預算成立修正預算基金,再交由資助機構使用該基金實際執行研發。在為期5年的研究費用中,文部科學省為JST設立800億日元的基金,經濟產業省為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O)出資200億日元的基金(為2018年修正預算)。另2019年度一般會計預算包括文部科學省16億日元、經濟產業省4億日元;而2019年度修正預算涵括內閣府的100億日元,以及農林水產省的50億日元。

二、 研究環境的改革:
由內閣府主導的「加強研究能力與對青年研究人員的支持」(暫定名稱),是指與科技發展相關的各政府機關進行跨部門整合,以提高研究能力(此指人才、資金、環境)。其針對五種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分別施行方針,藉以落實此計畫預計達成的五大目標,特別是將焦點擺在新生代研究者的相關計畫。今後將由CSTI進行更具體的政策規劃,並反映在第六期基本計畫中。此外,文部科學省於2019年2月發表了「高等教育與研究改革計畫(柴山計畫)」,闡明將加速教育、研究、管理三位一體的改革。其中「研究能力增強改革2019」(2019年4月)將焦點擺在上述「柴山計畫」的研究面向,將研究的人才、資金、環境與大學改革結合,進行整體性的改革。

三、 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新階段:
聯合國於2015年議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現今已在日本的科技新創政策中佔據了重要位置。日本政府在2016年6月由全體內閣成員組成「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本部」,將各個重要的政策領域串連起來,並在該本部轄下招集公私部門各界重要利害關係人組成「SDGs推動圓桌會議」。2016年完成的「SDGs實施指南」即為上述會議之具體成果。

早在2019年4月18日,內閣總理大臣便向CSTI提出正式的諮問,在同日的第43次CSTI會議上,正式設置「基本計畫專門調查會」,專責對次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進行研究。該調查會主要先檢視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之成果,再對各政策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並整理出日本的強弱項,而後再以上述成果為基礎,探討第六期科學技術基礎計畫的主要論點。在2018年針對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進行期中檢視之後,文部省發表了三項文件,正式邁入次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檢討作業。第一篇是「知識密集型價值創造的科技創新政策發展-實現Society5.0以成為世界領先國家(期中報告)」。第二篇是關於探討「以我國固有之強項構築科技戰略」之相關論點彙整。第三篇則是在第二篇文件發表後隔月向總合政策特別委員會提出的「關於研發戰略的推動(草案)」,以「國家展望→差距分析→戰略立案」的脈絡來闡明將來的研發方向。

日本的科技發展是以科學技術基本法為基軸,輔以各種相關法律及基本計畫,來構成STI政策的框架。該報告書梳理了近年主要的法律、政策、制度及事業等發展狀況,釐清科技相關經費的推移,以期能夠俯瞰日本STI之整體政策體系。近年,日本在展開STI政策時,整體資源分配優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在訂定政策時有必要先理清複雜的STI政策整體架構,並掌握其歷史脈絡。該報告書目前是將STI推動基盤分成10個政策領域,但為了順應今後的情勢變化,亦有必要擴大或者調整其領域範圍。

此外,除了相關資訊的全盤網羅之外,尚有一個重點方向是需針對各領域政策的歷史變遷進行深入了解。政策制定過程的歷史背景牽涉到政經社會各個層面,除了掌握各機關的相關公開資訊外,也應向利害關係人蒐集資料,並進行不同面向的分析。再者,深究各領域的政策或事業、制度等的推廣方法,或是釐清該政策的結果及短中長期的影響等,也是所謂「俯瞰」調查的一大重點。儘管現今的日本遭逢少子化、高齡化與自然災害等挑戰,政府財政亦遭逢困難,但仍須以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作為國家發展的原動力,平衡兩者之間資源分配,以堅實且長期地發展相關政策。
李哲源
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