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議題

首頁> 科技議題 - 政策動向> 在韓國建立能適應氣候變化的糧食體系:以技術傳播服務及擴展為例
在韓國建立能適應氣候變化的糧食體系:以技術傳播服務及擴展為例 Building a Climate Change-Resilient Food System in Korea: The Case of Extension and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Services
Won, J., Babu, S. C., Rana, A.
2019/08/29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10.2499/p15738coll2.133382
http://ebrary.ifpri.org/cdm/ref/collection/p15738coll2/id/133382
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並以不同形式影響著世界的糧食系統,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不僅會影響全球平均氣溫,還會增加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的發生機率。IPCC同時指出氣候變化並不是短期現象,自1850年以來地球表面溫度便持續升高,北半球在1983年至2012年的平均氣溫更是過去1400年中最溫暖的30年,氣候變化也直接影響糧食系統的各個階段,從生產、加工、運送到銷售。因此,為了因應這一災害,各國開始參與建立與糧食安全相關的行動策略,韓國也不例外。韓國政府和制定國家戰略的相關機構已經實施了各種政策措施和計畫,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增強該國的糧食抵禦能力,農業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便是其中一項,該項目主要功能是為了增加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和提高農民的適應能力。這些針對不同部門或跨部門的策略長期下來不僅抵消了氣候變化的影響,而且還改善了韓國因進口競爭和低利潤而苦苦掙扎的農戶收入。韓國政府也與開發中國家一起實施了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計畫,目的是希望在氣候變化時代建立具有復原力的糧食系統。該文主旨為調查韓國政府如何建置有韌性的糧食系統來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問題,並探討該政策措施對韓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為了使人民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糧食安全的影響,韓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在闡明中長期的國家戰略目標。例如,韓國的農林畜產食品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Rural Affairs, MAFRA)從2012年開始便對農業和畜牧產品導入了低碳認證制度,該制度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有關產品碳足跡的訊息,許多機構也已經實施一系列教育與公共相關計畫。而政府這些戰略皆有各自的優先事項,主要可分為四項基本計畫,分別是農業、林業、漁業和糧食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基本計畫、農業技術發展中長期氣候變化應對計畫(第二階段)、國家氣候變化適應計畫(第二階段)以及氣候變化應對基本計畫(第一階段)和203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路線圖。值得一提的是最後一項,氣候變化應對基本計畫(第一階段)和203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路線圖,前者是政府針對2020年後氣候治理和巴黎協定的最新戰略,該計畫不僅要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還涉及適應、資金來源、技術轉讓和能量建構,在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低碳社會願景下,該計畫闡明了七個主要的跨部門目標,其中三項便與影響氣候適應性糧食系統的目標有關。後者則為政府宣布國內八個子行業在2030年將減少2.19億噸溫室氣體(占總排放量的23.7%)的目標,其中農業和畜牧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減少100萬噸(占總排放量的4.8%)。過去,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戰略計畫和各自的重點,但隨著氣候變化應對基本計畫和203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路線圖的通過,韓國在各部委之間制定了一項綜合整體的戰略,換句話說,即使未來的各部委和機構可能有單獨的計畫,它們也將在宏觀國家計畫下進行管理和討論。

韓國的農業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主要由農村發展管理局(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RDA)負責,RDA具有與此類服務有關的三個主要功能:收集、整理和推廣農業技術,中央RDA之下共有9個省級農業研究和推廣服務分支機構、158個區域農業技術中心和728個提供現場服務的農民諮詢中心。近幾十年來,隨著公眾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意識日益抬頭,氣候適應力和適應問題已成為主要優先事項,當RDA在2017年宣布其2022年發展路線圖時,19個主要議程項目中就有3個與氣候變化影響有關。韓國具有抗氣候變化能力的農業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的最新趨勢和特徵可以體現為四個重點領域:資通訊技術的應用、視當地情況採用適當技術、提高農民意識和能力以及加強國外的網絡和夥伴關係。接著該文將討論這四項措施並說明其具體案例。

資通訊技術的應用,其發展已經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農業和糧食部門也不例外,韓國的特點之一便是網路和手機戶數量眾多,這為推廣服務和傳播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代表大多數農民可從智慧手機或網路設備上取得天氣有關的訊息。為了迅速與公眾共享準確的天氣資訊,RDA一直在強化其農業天氣訊息服務網站,及時提供有關基本區域天氣指標的數據供農民掌握天氣條件。除網站外,RDA還運行國家作物蟲害管理系統,提供了在線作物有害生物目錄,其中包含圖片、發生的環境、症狀說明和控制方法,使農民可以了解問題並迅速做出反應。該系統也提供按季節劃分的害蟲預報繪圖系統,以正常、監視和警告狀態顯示了九種主要農作物發生有害生物風險機率,以便農民為即將到來的有害生物狀況做好準備,農民也可透過專屬應用程式上傳農作物圖片並更輕鬆地尋求專家諮詢。RCA為了加速溝通,還將26位農民組成一個小組,這些小組成員通常是種植相同作物的農民,小組成員可以就成功、試驗中和錯誤的案例以及有關耕作方法的新訊息相互交流,進而提高他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適應力。

視當地情況採用適當技術,儘管先進技術的研發對於建立有韌性的糧食系統至關重要,但也必須根據地區情況採取穩定和適當的解決措施,因此在現場實際應用技術是另一個要解決的重要問題。RDA和區域農業技術中心嘗試以較低的風險和更高的穩定性向農村社會傳播新技術和基礎設施,特別是在最近幾十年中,根據農民需求對現場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或升級,例如對牲畜場來說,糞便的處理是一項重要任務,若糞便處理不當,會導致水和土壤污染並產生較高的碳排放,此時當局便要針對試點項目和實際情況對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可行性評估。

提高農民意識和能力,RDA和區域推廣分部在此領域上的執行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項。第一、提供了紙本和線上材料,如手冊、影片以及農業技術指南和報告,手冊通常處理介紹性和及時性的問題,例如採用具有氣候適應性的新農作物品種和控制自然災害和蟲害的危害,影片和電子學習內容可以使氣候適應性實踐的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和有趣,農業技術報告可幫助農民根據他們的特定興趣和需求擴大專業知識。第二,RDA省級農業研究和推廣服務部門以及區域農業技術中心為農民提供定期的教育訓練課程,如年度農民教育計畫、每月培訓課程以及針對農民學院的高級課程等以提高農民的意識和能力。第三,提供現場諮詢服務給予農民立即和實用的建議,藉此幫助農民了解自己的狀況和選擇。

強化國外的網絡和夥伴關係,儘管國內農戶的氣候適應能力被視為國家優先事項,但許多公共和私人機構仍在推動和實施支持開發中國家農村和農業部門的氣候適應能力的國際項目。國際農業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的項目模式通常可分為三類:基礎設施建設、諮詢服務和技術轉讓。RDA主要負責支持國際技術轉讓的部分,而韓國國際農業計畫 (Korea Program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KOPIA)中心便是RDA在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分支,為韓國與其它國家之間透過農業技術創新合作實現永續發展和互惠互利。從2009年到2018年,KOPIA已在21個開發中國家啟動,在每個KOPIA中心都有從RDA總部派遣的韓國專家,根據受援國相關政府或學術組織的需求轉讓各種農業技術。這些中心還實施了針對國家農業和氣候狀況的試點項目,大多數項目著重於提高和穩定國內供需的作物生產力,但是隨著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新風險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項目集中在開發和傳播具有氣候適應力的農作物品種和耕作技術上。除了KOPIA的活動外,RDA也一直在營運兩個國際合作夥伴組以開展技術合作,分別是亞洲糧食與農業合作計畫(Asian Food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on Initiative, AFACI)和韓非糧食與農業合作計畫(Korea–Africa Food and Agriculture Cooperation Initiative, KAFACI)。

最後,上述措施對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影響,該文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推廣項目計畫者需要在區域範圍內進行適當的需求評估,使項目從現場活動中獲得最佳結果,推廣和技術傳播服務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都取決於對地區背景、社區文化以及居民擁有該項目的意願。例如韓國在蒙古的官方發展援助項目中建立動物疾病數據庫,希望藉此管理偏遠地區的動物疾病。但是在蒙古農村,智慧手機的使用率大大落後於韓國,這意味著只有少數人可以訪問數據庫,顯然這是中央與區域推廣辦公室員工溝通不良所造成的結果,建議在項目規劃和實施階段就應與區域人員合作,以提高政策實施的效率。第二,應該在雙贏的戰略下建立和維護一個活躍的國際網路,如此開發中國家可以從已開發國家的先進技術或成功案例中學習並受益,而已開發國家則可以擴大其研發活動和國際合作的範圍,開發中國家之間則可以透過分享自己的做法和困難,建立南南(South-South)合作關係,這對於開發中國家的自力更生是必不可少。最後,開發中國家應採用適當的技術,可以是舊技術的改良或是新的技術,舊技術的改良可以透過與已開發國家或相關國際組織進行技術轉讓和聯合研究計畫來實現,就像韓國農村的穹頂,即是將當前的傳統習俗(例如田間的集雨罐或小型水庫)發展為氣候適應能力的適當技術,因此應當促進和傳播案例研究或致力於為當前案例創造最佳技術的解決方案。

鄭勝元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