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特寫

首頁> 新知特寫> 運用人工智慧改善漁業非法捕撈問題
運用人工智慧改善漁業非法捕撈問題 New AI Study Leaves "Industrial Fishing's Bad Guys Nowhere to Hide"
近年來部分漁船透過關閉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或偽造位置訊號,進行黑箱捕撈(dark fishing),對海洋生態及跨國執法形成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森林與野生動物生態學系(Department of Forest and Wildlife Ec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及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單位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提出了監測黑箱捕撈的新方法。研究團隊分析高達50億筆AIS資料並結合衛星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aperture radar, SAR)影像,同時運用全球漁業觀察組織(Global Fishing Watch)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成功偵測絕大多數船身長度超過十五公尺的漁船,且即便這些船隻關閉定位系統或偽造訊號,仍能被有效追蹤。另外,研究團隊分析全球 1,380 個海洋保護區後發現,約 78.5% 的區域內未出現大規模捕撈活動。整體而言,海洋保護區內每平方公里的漁船數量比未受保護海域少九倍,顯示嚴格管制確實能降低捕魚強度。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結合衛星與人工智慧的監測方法,為各國政府提供了更精確、即時的漁業監測資料,可望強化執法與資源管理,並有助於抑制非法捕撈行為。
2025/10/14
https://oceanographicmagazine.com/news/new-ai-study-leaves-industrial-fishings-bad-guys-nowhere-to-hide/
Oceanographic Magazine
黃士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