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特寫

首頁> 新知特寫> 人形機器人:願景與實際情況
人形機器人:願景與實際情況 Humanoid Robots: “Vision and Reality” Paper Published by IFR
人形機器人被視為機器人領域的下一個熱點。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已制定量產人形機器人的具體目標;同時,美國與歐洲的科技公司也相繼宣布投入大量資金,願景是打造以人體力學運作為基礎的通用型機器人。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近期發布一份新的定位文件「人形機器人:願景與實際情況(Humanoid Robots: Vision and Reality)」,深入探討人形機器人的趨勢、機會與潛在限制,並比較各區域的發展策略。其中各區域發展策略:(一)美國:NVIDIA、亞馬遜、Tesla 等科技大廠積極投入人形機器人技術,應用重點放在物流與製造領域。這些機器人主要被視為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的工具,而不是將機器人融入日常社交生活。(二)中國:中國將機器人技術列為國家戰略核心,政府期望藉此展現技術實力與全球競爭力。中國特別重視人形機器人在服務業(如客戶服務)中的應用。應用於製造業以實現生產線自動化和減少人力依賴,則屬次要目標。其戰略關鍵在於建立可大規模擴展的關鍵零件供應鏈。(三)日本:日本普遍將機器人視為「夥伴」而非單純工具,代表性產品如 Pepper 與 Palro,主要定位為社交型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教育、商業及養老機構,反映出高齡社會的需求。其發展重點在於打造能與人類和諧共處並被社會接納的機器人。川崎重工(Kawasaki)等企業也積極研發人形機器人作為研究平台。(四)歐洲:歐洲重視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的倫理議題,特別強調工業場域中的人機協作(collaborative robots, cobots)。其核心關注在提升安全性、效率,而非取代人力。歐洲發展導向以人本設計及社會影響為優先,對於在短中期內將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於製造業與服務業,仍持謹慎態度。
2025/09/08
https://ifr.org/ifr-press-releases/news/humanoid-robots-vision-and-reality-paper-published-by-if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
莊純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