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特寫

首頁> 新知特寫> 最新研究揭示人工智慧的環境足跡
最新研究揭示人工智慧的環境足跡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Latest Research
隨著人工智慧(AI)模型的規模持續擴大,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關注。儘管AI技術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上具潛力,但其龐大的能源、水資源及硬體需求,也加劇了環境壓力。 以OpenAI的GPT-3為例,其訓練過程便耗費了約70萬公升的淡水,並產生552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清楚顯示了生成式AI對氣候的潛在衝擊。 研究進一步指出,AI模型在實際應用階段(推論)所產生的碳排放,可能佔其總排放量的65%至90%。主要由於模型部署到數百萬計的裝置與平台,導致持續性的運算需求以及伺服器冷卻的巨大負荷。此外,AI專用硬體所需的稀有金屬開採,也引發了土地破壞和資源枯竭等問題,這表明AI對環境的影響遠不止於電力消耗層面。 儘管面臨嚴峻挑戰,AI也被視為永續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例如,Google DeepMind推出了風能預測模型,AI也被應用於偵測亞馬遜與剛果盆地的非法伐林,以及計算甲烷外洩與碳排放等領域。為了有效降低資源消耗,業界正逐步採用TinyML、邊緣運算(Edge AI)等高效模型,並實施碳感知排程(carbon-aware scheduling),以更好地配合再生能源的使用。 政策制定者與產業界也正積極應對。Google與Meta已宣示其AI業務將在203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歐盟則提出了《永續AI框架》(Sustainable AI Framework),要求進行能源稽核並揭露AI產品的生命週期環境影響。未來,建立具備環境責任的AI將是全球科技發展的關鍵方向。
2025/07/10
https://www.azocleantech.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00
Azo Cleantech
楊侑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