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特寫

首頁> 新知特寫> 科學家開發出可捕捉二氧化碳的 3D 混凝土列印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可捕捉二氧化碳的 3D 混凝土列印方法 Scientists Develop 3D Concrete Printing Method that Captures Carbon Dioxide
建築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而水泥生產更佔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的約8%。為了解決此問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創新的 3D 列印混凝土技術。此技術能於建造過程中捕捉並封存CO2,大幅降低建築材料對環境的影響。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 這項技術的核心創新在於將工業過程的副產品(如蒸氣和 CO2)注入混凝土中,使其與混凝土發生反應並轉化為固態形式,永久存於結構內。此外,蒸氣的使用能提升混凝土對CO2 的吸收效率,進一步增強其機械性能。實驗結果顯示,應用此技術的 3D 列印混凝土,其抗壓強度提高了36.8%,抗彎強度增加了45.3%,並且能吸收多達38%的額外 CO2。 這項技術由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學院(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MAE)及3D列印研究中心(Singapore Centre for 3D Printing, SC3DP)共同研發。研究團隊指出,該系統不僅能將工業廢氣轉化為建築材料,更能有效縮短施工時間並減少人力需求,是建築業減碳的重要里程碑。 未來研究目標包括:進一步提升 3D 列印的效率、探索以廢氣取代純 CO2 的可行性,以及推廣此技術在全球建築業的應用。目前,這項發明已申請美國專利,團隊希望研究能為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並改變未來的建築方式。
2024/12/1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12/241216130026.htm
Science Daily
楊侑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