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競爭日益增加,為了提高企業組織內部效率、及擴大外部影響力的技術改革,必須了解目前全球的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技術發展。Frost & Sullivan 根據當前全球局勢和未來發展預測,篩選出2025全球產業最重要、最值得關注的十個趨勢,分析了科技進步、政策制定和永續發展如何重塑產業未來。2025全球十大產業發展趨勢介紹如下(圖一)。
一、氣候技術
氣候技術旨在整合工程、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經濟學及政策制定等多領域專業知識,開發促進減排、能源轉型及降低碳排放之解決方案。2024 年上半年,全球氣候科技新創企業之募資金額達 113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長 79%。碳計算軟體市場預計於 2030 年達到 643.9 億美元規模。然當前挑戰包括基礎設施與建置成本高昂、標準化程度不足、政策與國際協議變動快速、激勵機制缺乏統一性,以及農業等產業對氣候改善技術認知有限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促進政府政策協作、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推動氣候技術標準化措施,以及發展綠色債券等創新融資機制,以彌補資金缺口。預期 2025 年,潔淨能源技術投資將聚焦於能源儲存與電網強化,並見證更多氣候科技新創企業崛起。
二、人工智慧管理平台
人工智慧 (AI) 管理平台旨在建立安全、合乎倫理之 AI 系統流程、標準與保障措施。該平台架構涵蓋流程、政策與工具,整合數據科學、工程、法規、法律與商業團隊等多方利害關係者,以最大化效益並降低潛在風險。AI 技術市場自 2021 年起呈現指數級增長,預計 2025 年底全球市場規模將達 2437.2 億美元,2025 至 2030 年間預計成長率為 27.6%。惟當前挑戰包括使用者信任度不足、缺乏全球監管架構,以及實施成本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建立統一之 AI 使用國際監理架構、改進 AI 演算法,以及構建符合倫理規範之 AI 架構。
三、6G 技術
6G 技術為仍在開發中之行動網路,預期將使用更高無線電頻率,具備更大容量,速度可達 5G 之千倍。歐盟於 2025 年 1 月啟動四項6G電源效率相關計畫,聚焦於下一代電信網路之電源效率,總預算達 3,960 萬歐元。計畫內容包含測試節能 6G 網路技術,並使用能量收集為 AI 感測器供電。然當前挑戰包括基礎建設開發成本高昂、與舊網路及裝置之相容性問題、惡意攻擊威脅指數級增長,以及 6G 部署涉及多方利害關係者且缺乏標準化法規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制定 6G 基礎設施與法規標準、研發環保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及舊設備再利用技術、開發先進收發器以實現電源效率,以及建立明確之頻譜分配監管架構。預期 2025 年,6G 技術市場將在成像、位置感測及感知技術研發方面累積大量投資。
四、能源即服務
能源即服務 (Energy-as-a-Service, EaaS) 為電力產業以客戶為中心之商業模式,於北美與歐洲發展尤為蓬勃。完整 EaaS 解決方案通常包含節能合約、分析、清潔能源資產安裝或其組合,旨在減少整體電力消耗。至 2025 年,受益於對清潔高效能源需求增長,及商業與工業領域分散式能源發電之應用,EaaS 市場規模預計將擴大至 1,196 億美元。按使用付費模式及智慧電網與儲能技術之進步,亦進一步提升 EaaS 之可擴展性與效率。然當前挑戰包括能源供應商基礎建設投資高昂、EaaS 相關監管要求複雜、資料安全風險,以及整合新技術之複雜性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制定社群媒體賣家規範、消費者資料保護法規,以及確保交易與支付安全。預期 2025 年,EaaS 將成為能源轉型之關鍵驅動力,為全球能源獲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五、高度互聯企業
高度互聯企業 (Hyperconnected Businesses) 為利用先進網路技術解決方案,打造員工、客戶、網路服務方案與基礎設施間無縫連接之商業模式。透過即時數據蒐集與整合,提升決策效率。企業亦將利用物聯網 (IoT)、區塊鏈與雲端運算等技術以提高效率。至2025年,預計85%企業將採雲端優先策略,於雲端運算基礎上建立新應用程式與服務,實現無縫資料共享與即時協作。然當前挑戰包括資料安全與隱私風險,如網路攻擊與資料外洩,以及管理龐大互聯設備網路所致之操作複雜性。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透過區塊鏈、加密及防火牆確保廣泛安全協議,及透過 IoT 管理平台實現集中式儀表板與控制系統。預期2025年,提供高度互聯服務之企業將聚焦於效率轉換、客戶參與度與競爭優勢等方面之創新。
六、數位優先的醫療保健模式
數位優先的醫療保健模式專注於應用數位技術、數據驅動策略與數位化視角,改善營運、提高效率並提升病患照護成果。至2025年,全球AI醫療保健市場規模預計將逾 380億美元,彰顯AI於數位醫療保健模式之巨大潛力。AI演算法正提升診斷準確性,在分析斷層掃描與 X 光時敏感度達87%至92%,準確度提升達 40%。然當前挑戰包括病患資訊之資料隱私風險、基於 AI 診斷之監管挑戰、資源有限環境下建立數位基礎設施之困難,以及缺乏標準化資料共享協議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制定並實施使用AI進行遠距醫療之法規,及鼓勵於臨床試驗中使用 AI 以評估治療效果。預期數位化方案將融入護理各層面,虛擬照護模式與遠距醫療將普及,特別是在服務不足之農村地區,以降低醫療保健不平等。
七、電氣化與永續交通
電氣化與永續交通主要著重於從內燃機汽車轉向電動車使用。隨清潔能源轉型,石油公司正實現業務多元化,以支持電動車基礎設施。2024年電動車銷量達 1,368萬輛,預計2025年將增至 1,442萬輛。然當前挑戰包括電池放電時之里程焦慮、電動車成本較傳統汽車更高、電池所需關鍵原料短缺,以及充電站普及度不足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更先進之電池材料解決方案、增加研發投入,及建立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以擴大公共充電站網絡。預期2025年,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擴建將滿足不斷增長之電動車銷售需求,並促進快速充電、電池健康監測及電池更換等新技術研發。
八、量子運算
量子運算具備處理大量資料及拓展多產業營運之潛力,如醫療保健、風險建模、詐欺偵測、加密、路線優化及庫存管理等。量子運算能以遠超傳統電腦之速度解決複雜問題。至 2025 年,混合系統將取得更多進展,將量子處理單元 (QPU) 與中央處理器 (CPU)、圖形處理器 (GPU) 及線性處理單元 (LPU)等傳統系統結合。然當前挑戰包括開發量子硬體基礎設施所需之專門環境與高資本支出、量子系統易出錯之特性,以及與量子硬體、維護及專業人才相關之高昂成本。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強化員工技能與大學量子科技教育,及透過整合傳統電腦開發量子混合系統。預期量子系統研發將日趨成熟,政府與私人企業將加大對該技術之投資。
九、綠氫
綠氫前景於2025年看好,主要受益於再生能源產能與製造能力之提升。隨綠氫應用普及,原始設備製造商與石油公司正積極探索擴大產量以供應汽車領域。至 2030年,綠氫市場價值預計將達900億美元。據估計,實施綠氫製程每年可減少8.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全球電解槽容量預計將從2024年之5,659兆瓦激增至2025年之41,170兆瓦。然當前挑戰包括綠氫生產與基礎設施開發成本高昂、再生能源容量有限,以及缺乏強有力之監管架構與激勵措施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政府提供稅收優惠、補助及補貼等支持,及擴大再生能源產能並開發專用再生能源工廠以生產氫氣。預期再生能源產能將擴大,綠氫產量將顯著提升,電解槽專案亦將迎來重大投資。
十、技術外包
技術外包係將一系列與技術相關之任務委託予外部服務供應商,如軟體開發、資訊科技(IT)支援、網路安全及資料分析等。企業傾向於技術外包以節省勞動力成本、降低營運複雜性,並藉由與專業供應商合作提升創新能力。預計2024至 2029年全球 IT 外包收入將成長 50.22%,達 8,127.1 億美元。然當前挑戰包括資料安全與智慧財產權之疑慮、政治經濟不穩定性、熟練技術人才供不應求,以及複雜之法律與監管挑戰等。未來發展方向將著重於建立強大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及提供產業特定之技能發展計畫。預期 2025 年,技術外包將利用近岸與離岸市場之專業人才,推動全球創新與成本效率。